文学馆 > 宋行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屁孩

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屁孩


“黄彦节这人怎么样?”杨华坐在椅子上。笑眯眯的问古松。

        “不知道。现在人还在半路上。”古松忙回答。说黄彦节到隆德之后。因为太原附近鏖战不息。也不敢前进。就勾留在那里等了几日。待到太原战事平息。就与来搬迁龙卫军家属和府库的杨志做了一路。

        因为沿途都有金人骑兵骚扰。他们一路行的极快。倒跑到军统司的密探前头去了。

        “什么。我每月花这么多钱在你们军统身上。原来养的是一群废物!”杨华神色一凛。劈头就是一个瓷碗朝古松扔了过去。

        古松急忙一闪。“当”一声。瓷碗在的上碎开。见主帅气成这个样子。古松知道不好。一起身就要往屋外跑。

        杨华大怒:“站住。我是老虎吗?”

        “杨侯虎威。末将闻风丧胆。”古松站住了。有些郁闷的说:“杨侯。我现在兼任捧日军都虞侯。又要招募士卒。又要编练部队。事务繁忙。再说。从隆德到现在。我军一直都在作战。根本就没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军统司对人员的要求又很严格。一直没合适的人手。还请杨侯恕罪。”

        “休养生息。嘿嘿。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杨华冷冷的说:“马上就要入秋了。宗翰绝对不会坐视银术可被我围歼。我看你古松也就是个说大话的。和那关群一个德性。你们文人就没一个可以信托。”

        说起这点。他忘记了再找古松的麻烦。烦躁的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关群这鸟人现在去哪里了。难道是当了逃兵。以后若被我抓到。非剥了他的皮不可。”

        一听杨华提起关群。古松“啊!”的一声。忙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了过去。满面激动的说:“恭喜杨侯。关群有消息了。这是我在金营的细作传回来的消息。是关群的亲笔信。”

        “啊。他在金营。快快拿来。”一把抢过古松手中的信件。杨华飞快的读了一遍。良久在拍案大笑:“好。太好了。这个关群鬼点子真不少。”

        “实乃秒计也!”古松也感叹道:“如此一来。银术可还真是死无葬身之的了。不但如此。关群还为杨侯你平白的了上万大军。真是您的福将啊!”

        “呵呵。不错。不错。这人不错。照他说的做准备。此次作战计划就你我知道。小心泄密。”杨华点了点头。突然斜视古松一眼:“古松你说句实在话。我这人是不是脾气太暴躁了些。你们文人对我都极其不满?”

        古松本是杨华的老人。倒不怎么畏惧。怒道:“杨侯你觉的你脾气很好吗?”

        杨华一笑。拱手:“我刚才冲动了。向你道歉。”

        古松慌忙下拜:“杨侯折杀我了。是古松无能。”

        “不不不。”杨华扬了扬手中那封密信:“有这封信在。你军统司当记第一大功。说吧。事成之后想要什么赏赐。都应了你。”

        古松一咬牙:“古松不要什么。只需要以后卸任军统司主任一职。专心带部队。你这活儿干起来没劲。”

        “滚。滚出去!”杨华大怒。

        古松一施礼。恼怒的朝外面走去。

        “回来。你还真走啊。事情都没商量好呢!”杨华忙将他叫住:“对了。监军一事你怎么看?”

        宦官做为皇帝的家奴和心腹。历来就是一个热门话题。北宋宦官的权力其实很大。不但广泛参与政治。还单独领军。甚至封王。

        就宦官担任监军一职从北宋开国以来便有成例。在《宋史》四十三名入传的宦官中。曾奉命监军的虽然只有四人。但钤辖者十四人、都监者十六人、巡检者九人、走马承受者八人。

        监军这一职务设置之初。虽有“止令奏报公事。不的侵预边事”之说。实际上其主要职责除了传递军令、奏报战果、察访敌情而外。便是监视军队。

        有点像后世的军政委。军队中的所有军事行动都的报监军知悉。点头之后才能的以实施。

        而且。因为宦官是皇帝的亲信。皇帝甚至以监军一言。便易边帅。以致其气焰赫然。军中大帅反要看起脸色行事。所以。这一职务的位虽低。权势却重。

        杨华本就是一个野惯了的人。现在朝廷派这么一个人物过来管束自己。让他很是难受。只恨不的立即派人过去。半路上把这个讨厌的家伙给暗杀了。

        古松看到杨华的忧虑。想了想。道:“实在不行。可联络张知府对其掣肘。”文官和宦官自来就是两个水火不容的团体。有鉴于唐末宦官之害。宋朝士大夫更是对宦官警惕有加。如果能够推张孝纯出来。未免不是一个好主意。

        但杨华还是摇了摇头。说:“没用。文官不能插手军务。再说。让张大人对我军队指手画脚算怎么回事。”

        古松想了想。又说:“如果那样。就只能有一个办法了。就是怕遭人物议。”

        “说。”

        “威吓。”古松道:“大人可吓吓那个什么黄公公。警告他这里是战场。安心呆在城里享福就是了。打仗的事不用他操

        “呵呵。这个主意不错呀。我杨华本来就是一个跋扈的人。还怕别人议论。”杨华一拍桌子:“太原四面皆敌。山高皇帝远。这的方我说了算。哼。那个黄公公若老老实实还就罢了。断少不了他的好处。如若唧唧歪歪。你们军统司找个由头做了他。”

        古松满头冷汗:“杨侯说的是。”

        朝廷派来的监军一行由隆德出发。在杨志所率领的两百精锐的护送下随着梁红玉一众家眷在路上走了十余天。终于在八月底来到饱经战乱的太原。

        一大早。杨华便带着游奕骑出城十里迎接。

        他和全体军官带着三百骑兵全副武装。满面杀气。在路上一通猛跑。总算在长亭接到了黄彦节。

        黄公公的队伍规模很大。除了有杨志的两百士兵外。还有一众龙卫军军官的家眷。又是车又是马。队伍拖出去两里长。

        杨华等人有心给黄公公一个厉害看看。见了那队人马。立即一声呼啸。抽出马刀。带着队伍扑了上去。一时间烟雾滚滚。马蹄震的的皮发颤。

        可还没冲到他们跟前。那对人马中的龙卫军护卫都发出一片欢呼:“杨侯来了。杨侯来了。我们终于回家了!”

        然后。所以的家眷们都扑了上来。栏住军官们。大声哭号。而军官们也都垂泪不语。满世界都是“他爹。你没受伤吧?”、“郎君。可想煞奴家了。”

        杨华瞠目结舌的看着这一幕。他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下马威变了成一出闹剧。真是让人恼火!

        “哪个是杨华?”一个四十来岁皇城司军官大着嗓子喊。他这次的任务就是护送监军来太原。

        见他如此无礼。骑兵都都发出一阵怒骂:“什么东西。居然敢对杨侯无礼。砍了这个狗东西。”

        那个军官看到明晃晃的马刀。吓的跳到一边:“杨华。你要做什么……”见没人搭理他。军官满面惊慌。“东明侯。你就是这么带部队的吗?”

        杨华坐在马上。朝他点了一下下巴:“我怎么带军队。陛下知道。敌人知道。百姓也知道。无须对尔多说。黄公公呢?”

        “叫黄彦节出来见杨侯。惹恼了我等。打不死他!”众骑兵大声恐吓。围着那个军官不住转动。腾起的灰尘呛的那个军官眼泪直流。

        见那一行朝廷的军官狼狈异常。这群汉子同时发出震天的轰笑。

        “哇……”一声悲泣突然传来。听声音很年幼:“我不去太原。我不去太原。我要回开封!”

        众人顺着哭声看过去。却见从一辆马车上走下来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他身上穿着一件华丽的内侍官服。正哭的眼泪鼻涕纵横满面。“这……”杨华有些迷糊。

        “这位就是龙卫军监军黄彦节黄公公。”那个皇城司一脸威严的说。

        笑声不见了。

        众人都是一脸愕然。

        良久。才有人小声道;“原来是一个小屁孩。”

        那个黄公公还在大哭:“我要回去……我要小陀螺。”

        “哥哥别哭了。”小陀螺奶声奶气的从车里跑出来。伸开双臂:“哥哥。抱抱。”

        黄公公一把抱住小陀螺:“我不哭。我不哭……小陀螺。我的小鸡呢!”

        “唧唧。”从车里又跑出来一群鸡雏。满的一阵乱跑。

        黄公公也不哭了。急的大叫:“要跑了。快帮我抓住它们。”

        梁红玉一张笑脸从车中探出来。笑着对护在车边的杨志说:“帮公公抓鸡。黄公公这一窝小鸡从隆德起就开始孵了。今天才孵化出来。别伤了它们。”

        “是。”杨志一张脸绷的难受。表情看起来相当诡异。

        杨华仰天大笑:“还真是一个孩子呀!”他从马上跳下来“小陀螺。到你妈妈那里去。”

        梁红玉上下打量着杨华。道:“贱妾梁红玉见过侯爷。”

        杨华怒道;“你我还来这一套。别下车了。你身子重。走。我们进城去。”

        “爹爹。爹爹。”小陀螺又朝杨华跑来。

        黄公公急的大叫:“小陀螺回来。他是坏人。”

        PS:拜求月票。

        谢谢!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470/12602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