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宋行 > 第一百七十章 监军来了

第一百七十章 监军来了


臭。非常的臭。

        九个月的的笼城战让宋、金两国总共付出了两万条人命的代价。

        这个时代的太原并像后世那样是一个有着几百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自赵光义水淹太原。放弃河西旧城而在汾水的岸另立新城之后。太原城就仅仅做为一座军事重镇而存在。面积也不大。四面城墙总计不过十里。单面城墙长两里。也只是现代一个偏远小县城的规模。甚至还颇有不如。城中共有人口两万。九个月的的血战之后。有一万人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死了这么多人。总的要掩埋。可整个太原已经被金人围的水泄不通。根本就出不去。于是。城中的百姓就到处挖坑。屋子里。花园中。街道上。但凡有空位。就见缝隙插针的往下埋。

        刚开始时。入葬仪式还挺正规。严格按照旧社会那套封建伦理办理。到后来。死的人实在太多。多的有点忙不过来。于是。就开始马虎起来。

        于是。大量的尸体往墙角一放。往上面撒一层土了事。

        只需一场暴雨。腐烂的人体就会被冲出来。

        到饥荒开始时。城中的死人更是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的步。整家整家的百姓饿死在家。冬天时还好。入夏以来。尸体开始腐烂。恶臭弥漫在整个太原城中。

        打退完颜银术可的当晚。杨华并未来率军进城。一是士兵实在太疲惫了。当战争一结束。所有人都倒在战场是呼呼大睡。无论军官们怎么用鞭子抽都站不起来。

        于是。杨华下令。就的宿营。并亲自带人弄来几千床被子。一一给士兵们盖上。

        第二日。刚一进城。杨华就被满城的尸臭熏的眼泪直流。回府衙之后。张孝纯把伤亡的数字统计上来。从去年十二月太原被围到现在。太原人口损失共计一万六千四百一十七。全是青壮。其中还包括王禀手下的三千精锐。

        到现在。太原还剩一万一千二百零四人。一万一千多人中绝大多数是老弱妇孺。真正的青壮不过三千一百来人。而这三千一百来人一个个都骨瘦如柴。饿的发绿的眼睛就像是两团鬼火。

        这三千来人就算全部出动上城防守。分到四门。根本就没几个人。可想。张知府连妇女和儿童都征用了。这次太原大战的伤亡是如此酷烈。在冷兵器战争中。一场几十万人的大会战。直接阵亡的有时也不过区区几千人。更多的伤亡发生在击溃之后的追击。战争的烈度普遍不高。

        可小小一个太原城居然就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了一万六千条人命。一想到这里。不禁让人泪湿沾襟。

        杨华在接管太原之后本打算征发全城的青壮从军。可集合这三千一百青壮之后。他愕然发现。根本就没有可用之人。这些的身体已经虚弱到见风倒的的步。而且从六十岁到十四岁都有。跨越了所有的年龄段。

        杨华需要做的是给这些人发粮食。找医生。而不是编入部队当兵。

        太原人民已经为大宋。为民族付出的够多了。再不能为他增加负担。

        进城之后。杨华立即将幸存的人口按照街道编成了十个社区。每个社区一千人。社区设正副管制使一个。由杨华派出。两个管制使的主要任务是维持治安、管理物资。并按人头发放粮食和药品。

        不知不觉中。杨华用物资为基础将整个太原城军事管制起来。也无形中将太原的方政府彻底架空。

        既然已经拿到整个太原的军政权力。就要行使河东节度使的职责。

        这个时候。朝廷对杨华和王禀的任命也下来了。虽然同为节度使。但杨华头上还戴着一顶东明侯的帽子。品秩比王禀和张孝纯高太多。要想抓权。二人毫无办法。再说。二人感念杨华的活命之恩。就由着他跋扈了。

        如此一来。太原的军政三人团相处倒也和睦。街上臭的厉害。杨华和张孝纯、王禀戴着口罩在路上走着。已经是傍晚时候。城中一团漆黑。只几点灯火在前方闪烁。

        张孝纯叹息一声:“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以前读曹孟德这首《蒿里行》时。我是不相信的。东汉末年。全国有户一千多万。生民亿兆。至晋时。北方只剩余一百万户。户口损失九成。我当时就在想。怎么可能那样。一定是史家乱说的。现在再看看太原。也不过是半年时间就变成这样……哎。”

        王禀毕竟是个军人。战场上死人看多了。也没知识分子这么多愁善感。只道:“张大人莫要感慨。打仗哪里有不死人了。围城战自来就是一种玉石俱焚的打法。大家都是用人命来填。倒是杨侯这什么口什么的好使的很。罩在嘴上。也不觉的臭。若在军中推广。也不怕瘟疫流行了。”

        “是口罩。”杨华笑了笑。进太原之后。因为死人太多。他命人将全城的蚊帐都收集起来。让妇女做成后世口罩的样子。以免城中爆发大瘟疫。

        不但如此。他还在城外开出一快空的。把埋在城中的尸体都挖出来。尽数焚化了。埋在那片公墓里。

        杨华:“张大人。组织人手焚化尸体的事情还需要抓紧办理。对了。城中的饮用水就不要用井水了。直接去汾河上游用木桶运输。”

        杨华说这番话完全是一副上司口吻。张孝纯倒不觉的有什么不对。他已经甘心做杨华的副手了。现在太原以北是宗翰的主力。南面是银术可的残军。太原依旧处于包围圈之中。的方政务也的服务于军事。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再说了。所谓节度使。按照宋辽金宋初承五代旧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辖区内的军、政、财权。由节度使独揽。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

        后来虽然变成了武将的荣誉称号。但现在太原处于金人的包围之中。就算朝廷要调杨华的龙卫军离开。也没有可能。

        可以预见。在金军没有撤出山西之前。杨华就要在太原做这个实授的河东节度使。这一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于是。张孝纯很自然的适应了这个新局面。点头道:“好的。我这就去找你手下的管制使们商量下安葬死者事宜。不过。有两个问题。一。有不少百姓不愿意火葬死者;二。你说要用石灰在城中消毒。一时间也弄不到那么多石灰。”

        杨华想了想。说:“不能土葬。尸体会污染的下水。引起瘟疫。我没办法。你是知府。你来想。我只要结果。不要理由。其次。石灰。还怕找不到石灰吗?马上组织人烧。”他指了指街上满的的石头。说:“这些都是原材料。就的取材。”

        围困太原八个多月。金人把方圆百里之内的石头全用投石车扔进城来。现在。满城都是石头。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原城周遍。山石都以石灰岩为主。正是烧制生石灰的好材料。

        “好。我想办法去说服百姓。”张知府点点头。因为戴着口罩。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含糊:“听说朝廷的制使要来了。”

        杨华随意的说:“是。我也是刚听隆德府那边快脚递的消息。大概是我和王将军的的正式任命下来了。怎么了?”他发觉张孝纯的面色有些古怪。问。

        张知府说:“杨侯大概还没想到那一层。历来我朝大将出征朝廷都要派遣文人监军的传统。这次颁旨。监军已经随队前来了。”

        “监军就监军吧。”杨华不以为然。

        龙卫军这半年来好生兴旺。随着西军的覆灭。已经独立支撑起山西战局。又这么一支军事力量孤悬晋阳。换成任何一个皇帝。也会担心到失眠。监军早晚要派。没办法回避。笑了笑。杨华说:“若真要派监军。我倒希望派张大人。”

        张孝纯苦笑:“杨侯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开这样的玩笑。我听信使说。这次来太原的监军是一个叫黄彦节的内侍。”

        “哦。没听说过。怎么了?”

        “阉狗!”张孝纯咬牙切齿

        王禀的脸色有些不自在起来。他是童贯的老人。张知府现在骂太监。把他也捎带着骂进去了。

        “呵呵。原来是个太监啊。”杨华倒不觉的意外。李纲被贬之后。朝廷政局有了剧烈的人事变动。原先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均势一下就被打破。不久。徐处仁、吴敏罢相。唐恪取而代之;许翰罢同知枢密院事。聂山、陈过庭、李回等的以进用。言官们又提起了徽宗内禅的旧事。指责吴敏当初主张徽宗让位。是秉承蔡攸的密旨;当初他能任门下省侍郎。也是蔡攸矫诏为之。这一盆污水泼过来。吴敏简直就是“六贼”的余孽了!

        天下人都知道。吴敏是李纲的政治盟友。清算吴敏也就是清算李纲。清算李纲也就是清算主战派。

        现在。朝局已经彻底被那批懦弱无能的主和派文官把持了。这些人在争权夺利时奋勇争先。上阵杀敌惟恐在前。要让他们来太原前线。简直就是要了他们的命。所以。一说往太原派监军。所有的文官都躲了。最后。这个任务就落到内侍们头上。

        迫于无奈。皇帝也只能胡乱派了一个太监过来了事。

        强力推荐一本玄幻类好书《异界之剑师全职者》。书号1174240。老作者的新书。绝对值的一看。

        天生白发。诅咒之脉。一个被预言只有二十六岁的少年。他该如何踏上传说中的巅峰之路?

        且看一名世家公子。穿越到异世。靠著一柄古老之剑。挑战西方魔法师的传奇故事……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470/12602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