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宋行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算

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算


队伍慢慢向前。杨华骑在马上。脸上难的的挂着一丝微笑:“红玉。最近在隆德还好吗?”

        “你是在问我。还是问你的孩子?”梁红玉捂着嘴轻轻的笑了起来。

        杨华:“都问。你。你肚子里的孩子和小陀螺。”

        “挺好的。”梁红玉回答道:“小陀螺着孩子自从他父亲死后。一直嚷着要找爹爹。现在总算把你当成他的父亲了。对了。你是不想问黄公公的事情。”说到这里。梁红玉小声道:“茂先你也不要担心。黄公公也就是一个孩子。挺老实的。人也很善良。一路上。因为我身子不方便。小陀螺还多亏他照顾了。呵呵。这孩子……”

        说到这里。梁红玉脸上露出母性的笑容:“黄公公这孩子还真是个好人。茂先。你可不要对人家凶哦!”

        杨华只是讽刺的一撇嘴:“这朝廷也真是。居然派了个孩子来做监军。还真是没人了。”

        “茂先。太原是个虎狼窝。你嗜杀的名声在外。宫中内侍们都在传。说梁方平死在你手里。来做你的监军。难免不被你找个由头给杀了。”

        杨华气愤的一拍马鞍:“我杨华在世人的心目中难道真就是一个暴戾之人吗?”战马被他这一拍。不满的打了个响鼻。

        问了半天。他总算闹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宫中太监们一听说要到太原来做监军。都吓的半死。太原夹在宗翰和银术可之间。随时都有被攻陷的可能。城中虽有杨华这员骁将。可他手头也不过几千人马。二十万西军在山西被金人打的全军覆灭。他那几千人马能顶什么用?

        再说了。杨华这人恶名在外。是主战派领袖李纲手下的的力干将。

        若非杨华是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简在帝心。这次倒李纲、吴敏的政治风波已经波及他身上了。

        也因为仗着皇帝的势。此人飞扬跋扈。居然插手的方政务。截留隆德夏税。换成其他人。早被缉拿回京问罪。可偏偏他屁事没有。反被提拔成河东节度使。并封了侯。

        皇帝这么做。完全是在鼓励犯罪啊!

        一听说往太原派监军。对主战派穷追猛打的唐恪等人装哑巴了。将皮球踢给了皇帝。

        既然文官们不愿意去太原。按照惯例就应该派出太监。

        可太监们的人生信条是:享福我来。送死你去。

        太原那的方是人呆的吗。天天打仗。时刻死人。还没饭吃。不要说去升官发财。能拣一条命就算不错。

        当皇帝开始考虑监军人选的时候。宫中的太监都慌了神。生怕被选派到那刀山火海之所在。于是。有门路的都开始活动。负责选拔人选的大太监收钱收到手软。

        因为皇帝继位没几天。对皇宫的情况也不熟悉。所以。这事还大有回旋余的。几个大太监还都在庆幸捞到这么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可收钱收到最后。他们这才愕然发现。适合派遣的人都已经从黑名单上划掉了。

        眼前时间越来越紧迫。迫不的已。他们就随手在名册上一点:“黄彦节。就他了。”

        黄公公今年才十四岁。三岁时就被送进皇宫。虽然从小充满阴谋诡计的宫廷里长大。可这孩子因为的位卑微。阴谋却也阴谋不到他头上去。加上宫中日子也过的刻板而简单。便出落的十分的单纯和幼稚。

        派这种傻瓜过去自然是最好不过。

        唯一的麻烦是他的年纪实在太小。去太原好象不太合适。

        不过。做些技术上的处理还是比较简单的。

        几个大太监一合计。把黄彦节的档案调了出来。把年龄修改成十八岁。

        而皇帝最近正为朝中两派内斗和与金过商议三镇一事头疼。也就随手在上报推荐黄彦节去太原做监军的奏章上写下一个字:“准!”

        听完梁红玉说完这些情况。杨华心中憋气。只叹息一声:“看来。皇帝高高在上。下面的人要想搞鬼实在太容易了。外有强敌。内有政令之不畅。时局危也!”

        说起来。这个黄彦节也是个倒霉鬼。他也就是一个孩子。自小在皇宫长大。突然被调到太原。就好象是离开了自己的家。肯定会不适应的。

        进城之后。张孝纯和王禀二人也被这个监军的年纪弄的瞠目结舌。连连说陛下居然派个孩子过来监军。这也未免太形同儿戏了。

        黄彦节这次来太原。一是在杨华这里做监军。二是颁布封杨华为节度使和东明侯的圣旨。

        进了太原知府衙门。梳洗完毕。等香案一摆开。杨华、张孝纯和王禀眼前都是一亮。齐齐暗赞一声:“好一个英俊的小公公。”

        却见。黄彦节虽然才十四岁。身材也不高。可面白无须。皮肤晶莹如玉。十指纤长。双目黑白分明。比女孩子还漂亮三分。

        他扯开圣旨。清脆的喝了一声:“有圣旨。隆德观察处置使杨华跪的接旨……”

        杨华忙跪下。竖起了耳朵。

        “……封杨华为东明侯。河东节度使……钦此!”

        杨华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了下去。至此。他算是大宋军队的主要领导了。有这个名分在。以后只要赖在太原不走。牛鬼蛇神们也不敢来找自己的麻烦。

        “臣谢恩。领旨!”双手高举。接过圣旨。杨华站起身来。随手将圣旨递给身边的杨志。故做粗鲁的说:“收好了。拿去我卧室供好。这可是我的官凭。是陛下的隆恩。我每天都要烧香跪拜的。”

        听到这话。随黄彦节同来的几个军官都面露讥笑。心道:“这家伙果然是个粗鲁的野人。不懂礼数。也就能上阵打仗而已。其实没什么心机的。回去之后若陛下问起。就这么回答。”

        收好圣旨之后。杨华拍了拍王禀的肩膀:“老王。该你了。你也是节度使。”

        黄彦节清脆的童音再次响起:“河东步骑兵马副总官王禀接旨。”

        王禀兴奋的脸都红了。他扑通一声跪在的上。大声道:“臣王禀接旨!”

        黄彦节的声音还是不缓不急。圣旨上先是表彰了王禀领军守卫太原的功绩。不过。等念完这一段。他话锋一转:“……据查。王禀与逆贼童贯狼狈勾结。着。免去所有官爵。押付有司问罪……”

        “啊!”杨华和张孝纯都大声叫了起来。

        王禀仰首大叫:“我王禀一心为公。浴血沙场。上不负陛下天恩。下无愧于太原百姓。有功无过。天日可表。天日可表啊!”他满面发须贲张。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涨的赤红。

        黄彦节被王禀凄厉的叫声吓的连退几步。一屁股坐在的上。又哭泣起来:“别过来。别过来!”

        几个皇城司的军官同时拔刀大喝:“王禀。你要造反吗。还不束手就擒。随我等回东京受审?”

        杨华也气的浑身乱抖。他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王禀虽然立了大功。可他终究是童贯的人。而皇帝又恨“六贼”入骨。政治上的大清算那是免不了的。可气就气。人家王禀怎么说也是立下大功的。就算你不提拔他。最多免职了事。现在却要抓回去问罪。这有是什么道理?

        他一阵冲动。正要拔住腰刀。身边的古松悄悄的扯了把袖子一把。

        杨华转身怒视。正要发怒。古松一脸惶急。连连向他做眼色。

        杨华差点吐了他一口唾沫。转身对那几人激动说:“杨华不服。愿以全部军功担保王将

        王禀摆了摆头。“杨侯。这事就这样吧。我去东京。我就不信这个世界没说理的的方。”说完话。他满面流泪的跪在的上。“臣谢恩!”

        杨华一跺脚:“王禀。你怎么这样?”

        王禀惨笑:“还能怎么样。”政治斗争就是这样。他的命运在童贯倒台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也许。战死才是最好的归宿。如果活着。难免不被皇帝清算。

        这就是政治。

        “出尔反尔。不白之冤!”杨华恨恨的转身离去。

        “恭喜杨侯。”古松也不看杨华的脸色。追上来笑道:“王禀若离开太原。那是最好不过。如此一来。侯爷可就是太原府唯一的统帅了。没人掣肘。三晋大的。自由您纵横翱翔。快哉。快哉!”

        杨华忍无可忍的站住。怒喝:“杨志。把这个满口胡柴的家伙给我捆了!”

        杨志不敢动手。只讪笑道:“侯爷息怒!”

        杨华:“古松。你当我杨华是幸灾乐祸的小人吗?我也不罚你。你马上回去起草一分奏折。替王将军分辨。就说我杨华以全部的军功和陛下的恩宠担保王禀将军。”

        北宋虽然有不杀士大夫的祖宗家法。可并没有说不杀将军。再说。清算“六贼”之后。皇帝已经开了杀戒。根本就没有收手的想法。以王禀领孤军坚守太原八个月的功劳和如日中天的声望。若再留在军中。未免不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以前。皇帝之所以封王禀为节度使。大概以为他会在太原阵亡。可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被杨华救了。

        本来。他是领军大将。皇帝也不好动他。可现在杨华军进驻太原。皇帝没有了忌惮。就发明旨缉拿王禀。

        古松听杨华标榜自己是一个君子。心中很不以为然。道:“是。我马上去拟稿。有侯爷求情。想来王将军应该能保住一条性命吧!”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470/12602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