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浮生不若梦 > 第12章 朝中议事

第12章 朝中议事


大庆皇宫,御书房内。

        “大辽国师玄机子受命去蛮族刺探军情,被蛮族五皇子所杀,你知道了吧。”司徒立于桌前。

        “知道。”萧慕祈看着桌上的褶子,眉头紧锁。

        “辽王已醒,大辽皇子被杀是假消息你也知道了吧。”司徒继续问道。

        “司徒,朕知道你想说什么。”萧慕祈抬头。

        “你自然是知道,已经拖了些时日了,该早作决断的好。”司徒说完拂袖而去,萧慕祈在书桌旁发呆,却是如此。他知道司徒要说的无非就是玄机子其实是蛮族皇子,大辽皇后也是蛮族人,慕容秋根本就是女子,当初联合二皇子下令杀自己的就是慕容秋,此事正好作为大庆与大辽讨价还价的资本。当初说好三日之后必会有决断,可是当心中的假想变为现实,一时之间还是让人难以接受。怪不得,当初自己告诉她身份时她会那般惶恐,怪不得她坚持女扮男装。

        第二日早朝,出了这么几件事。

        一是北征的谢将军派亲兵来报。“谢将军与游族交战形式大好,局势已经完全在掌握之中,不日将完全拿下湖州,三月之内必重塑大庆北边边防。十日之内游族必会派使臣前来交涉,请陛下指示。”

        “既是能拿下湖州又能重塑边防自是最好,待将军整顿好北疆之后,留亲兵驻守,自己率兵马回京述职,朕自重重有赏。至于议和之事,此次是游族听信挑唆,主动犯我边境,所以有城池金银之伤却是免不了了,朕现将议和一事全部交由将军打理,要多少城池,多少金银细软的赔款全是由将军定,你且去复命,三月之后,朕定会在城门外迎接将军凯旋。”这大概是萧慕祈自登基以来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

        二是处理二皇子叛乱一事。

        “皇上,二皇子趁皇上受伤昏迷之际,起兵谋反,以下犯上,此罪当诛。二皇子与兵部尚书勾结,与大辽皇族之人一同刺杀皇上实乃大逆不道之举,皇上圣明,现在二皇子一干人等皆已收押天牢,皇上应早日断夺才是。”容王跪地求禀。

        “二皇子一案,朕全权交由皇叔处理,谋反之罪大逆不道,该诛者一个不留。至于谢将军护驾有功,待其长子北征归来一同论赏,谢将军可等的住?”萧慕祈询问。

        “臣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求封赏。”将军叩谢皇恩。

        “皇上,二皇子之事关系重大,这辽国王子下令呼哧部诛杀皇上一事四海皆知,皇上此事若不处理,怕是有损我国威啊。”容王继续禀告。

        萧慕祈一阵头痛,该面对的,怎么躲也躲不过。“那依皇叔之见,朕应当如何处理此事。”

        “皇上,这呼哧部的杀手令牌公文都已经被我们掌握,此时趁着那老辽王刚醒,臣以为不如打过去,也好扬我大庆国威。”林丞相劝谏道。林相本是二皇子的人,此次却是因为自己胆子小躲过了这一劫,此时他明白自己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于是便多加派人刺探消息,知道皇帝遇刺之事,所以想拍拍皇帝马屁。

        “哦,既是如此,那不知林相可有带兵打仗的人选?”萧慕祈在林相提出这个建议之时就觉得此人真是愚蠢至极,真不知当时元帝是何缘故竟然会立此人为相。

        “带兵者当非谢莽谢将军莫属。大辽毕竟是大国,文韬武略都强于蛮族游族,自是不能小觑,所以臣推荐谢将军带兵十万出征大辽,扬我国威也为陛下受伤一事讨回一个公道。”林相说的是激动无比。

        “不知林相千方百计要调走御前大将军是何意啊?难不成还在为你主子谋划,想着趁京中兵力削弱之时再来一次造反不成么?”萧慕祈冷笑。

        “皇上冤枉啊,老臣对皇上忠心,天地可鉴。”林相颤颤巍巍跪下,心想为何自己什么都没有做皇帝全部都知道。“皇上明鉴,老臣以前犯过一些错误,可是已经及时改正了啊,老臣这条命就是皇上的,皇上切莫要听信小人谗言。”

        “林相,朕念你是前朝元老,有些事情就不跟你说明白了,可是朕不说你不要以为朕不知道啊,朕是心大不是蠢。但是你也应当知道伴君如伴虎,朕有时是心大,可有时却真实小气的不得了。所以林相以前的事情朕也不想再提,若林相真能忠心耿耿,朕自是不会亏待,但如若再被朕发现林相有何逾越之举,朕可就不能向林相保证任何事情了。”萧慕祈说话说的明白也冷淡,硬是让全朝文武百官心中有了阴影,他们自知这是萧慕祈在杀鸡儆猴,若是自己有什么不对之处怕难以得保全了。

        “微臣叩谢皇上隆恩。”林相吓的一时不敢起身,只能跪在那里。

        “林相起身吧,莫不是这百官又要议论朕不尊重老臣子了。”萧慕祈说道。

        林相听了旨也是不敢不起身,只能由身后的人扶着站了起来。

        “林相之言,确实也有些道理。大辽皇子既是下的旨要娶我性命,除了二皇子的帮助之外,根本就是在欺我大庆无人。此事若不能妥善解决,必定会成这天下笑柄。只是我大庆从前朝开始就一向重文轻武,这能吟诗作对的文臣倒是不少,但是能带兵打仗的将军可是少之又少。之前派出去的陈将军此刻也是正在与蛮族交战,胜负未分,而谢将军虽说是打了胜仗,但短期之内怕也是不能面对大辽这般强硬的敌人。所以此事并不可硬碰硬。众卿家有何建议?”

        “臣觉得为今之计,必须做两件事,一是选出一人率兵去大辽边境谈判,大辽必须对此事有所交代。二是应广开将门,放弃袭爵继承的制度,而是能者居之。立即从这军营之中选出一批能带兵打仗之人,而不是单单让几户人家把大庆军权瓜分了。”上谏的是吏部尚书史悦。

        “史尚书可知道你这尚书之位是如何得来的?如今说出此等豪言壮语,莫不是在打自己的脸么?”这一观点萧慕祈早已跟司徒商量过,而且也决定好了让谢莽将军提出来,只是没有想到这朝堂之上竟还有人有如此觉悟,当下决定要问个清楚。

        “史悦自知这官位原是看在臣父亲威远侯的情分上才能慢慢得来的,臣确实是这爵位世袭的受益者,可是臣万死也想问一句皇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初皇上未曾登基之前又有谁能想到今日在大殿上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会是这么多年都一文不名的三皇子?用人唯贤本就是我大庆治国名言,世袭制本就是当初开国皇帝为了巩固大庆江山所定,但如今皇上不觉得这世袭制已经变味了么?百姓有才却无机会,文人稍微好些,先帝重文轻武,有些文人凭借才华倒也能在年过花甲之时在这朝堂之上占有一席之地,可是敢问皇上,一个花甲老人所言又有几分真几分假呢?再者武官更是让人汗颜。多少将士在战场上殊死拼搏,最后得来的不过是个百夫长之位,再往上好一点的也不过是个小小副将。而将军侯爷的儿子一出世就是大将,大帅。若是各位将军都有像谢莽将军,陈将军那样的后人还好,这忠孝都得以保全还能为国效力,可是,可悲的是,现在大庆多的是像原来威武侯的儿子公孙昭那般的纨绔子弟。不知人间疾苦,不懂体恤百姓,反而整日胡闹,若官位爵位当真这边承袭下去,臣怕大庆要亡啊,所以臣斗胆请皇上开设选拔制度。”吏部尚书自己都不知自己是怎么了,竟然敢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毕竟此事说不好就是要掉脑袋的,不过说都说了,他也顾不得许多,便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看着萧慕祈。

        萧慕祈楞了楞,觉得这人竟是十分有趣,确实他本以为这朝堂之上都是些虚伪圆滑之人,却不曾想有人竟还有这般魄力。“哼哼,史大人这样说当真不怕朕治你的罪么?”萧慕祈清了清嗓子,故意压低声音问道。

        “既然做得臣子自然是想到了,臣今日得以说出这些话死又何妨,不过臣相信陛下是明君,自会有所定夺。”史悦说的不卑不亢。

        “好,史大人,朕很欣慰在今日的朝堂之上竟然还有史大人这样的人物,此事朕就交由史大人去做,希望你办事能力也能如你口才这般好。”萧慕祈龙颜大悦。

        史悦是没想到自己这样一番言论之后经还会被重用,当下有些呆住。

        “史大人尽管放心去做,严格制定选拔制度,若遇在其职不谋其事者,尽管撤了他职,不论官阶不论背景,朕准你先斩后奏,谢莽将军全力配合。”

        “皇上英明,臣必定竭尽所能。”史悦叩谢圣恩,觉得自己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明君。

        第三是皇上派了天机阁阁主率五千精兵赴大辽商榷此次刺杀之事。

        本次上朝圆满结束。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88/88151/45093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