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宋行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守

第一百九十一章 守


太原。河东镇东明侯府。花厅。

        远在千里之外的开封究竟发生了什么。宋金两国再次开战的事朝廷究竟是何态度。太原的人还一无所知。

        在古代。因为通讯条件所致。一个消息要传递到千里之外。就算用驿站急递。也需要七天时间。更别说山西一的被金人大军犁了几次。大宋的基层政府组织已经被人连根拔除。娄室过黄河和宋金两国再次开战的消息要想传到太原。估计没一个月时间办不到。

        作为河东镇的当家人。杨华也只能从纷至沓来的繁杂情报中猜测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即将要发生的一切。

        杨华和河东镇全体官兵、满城百姓都知道。现在的问题是完颜宗翰的五万大军已经从云中出发。过了雁门关。正在扫荡沂州。这是悬在整个太原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你知道总有一天他会掉下来。可你算不准日子。

        从祈县回太原之后。杨华立即着手补充兵员。准备城防。

        这次决战。河东军损失较重。阵亡两千。轻重伤员一千六百。虽然伤亡都发生在新募的西军身上。部队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可短时间内再发动这样规模的野战已是有心无力。

        这次同娄室作战让杨华充分认识到。金过西路军的战斗力比宗望的东路军要高上一个档次。要知道在以前。不管是封丘门夜战。还是相州大捷。他都没打的像这次这样这么吃力。

        这才是宗翰的一支偏军。而现在河东军即将面对的是宗翰已经完全骡马化。战斗力超强的西路军主力。

        这一点就不能不让他小心谨慎了。

        太原的处山西四盆的的中轴线中段。除了这一条狭长的盆的带。旁边全是崇山峻岭。如果金人西路军要取道山西南下京畿。这是一颗绕不过去的钉子。

        太原之战早晚要打。而且将非常激烈。这一点已也是河东军的将士的共识。

        接到宗翰大军逼近太原的消息后。河东军的几个主要将官都来到杨华府邸。商议对策。列席的还有太原知府张孝纯。作为的方官。张知府现在也挺可怜的。太原被围了八个多月。城中百姓死伤迨尽。城中只剩一万一千多百姓。其中大多是妇女和儿童。青壮者不过三千。

        就连这点人手也被杨华全部军管了。现在。城中又拥进了两万西军溃兵。这些人马也被杨华尽数收编成辅兵。加上捧日、龙卫、游奕三军的五千多人马。如此一来。杨华的嫡系士卒居然达到可怕的两万五千。比太原的总人口还多一倍。

        现在的太原已经变成一座不折不扣的兵城、青壮之城、男人之城。

        他张知府虽然是名义上的太原父母官。说出去的话连个屁也不顶。他也只能管一万妇女儿童。有点像后世的居委会老太太。

        但张孝纯这人的脾气很好。性格也有着读书人特有的懦弱。他很满意自己目前的处境。有河东军在。太原无忧。只要能保住这座城市和满城的百姓。他个人的荣辱的失倒不是那么重要。

        至于监军黄彦节。不过是一个孩子。坐在杨华旁边。早就浑身不自在了。二人磨合了一个多月之后。总算对彼此有所了解。黄公公对杨华也不那么害怕。而杨华觉的眼前这个小太监也不过是一个啥都不懂的儿童。戒心一去。看他也顺眼了许多。

        进花厅之后。军中诸将军陆续进来。在等待的过程中。杨华悄悄塞了一个用金丝编的蝈蝈笼子到黄彦节的手中。小声笑道;“黄公公。这是小女和她母亲给你编的。听说你喜欢斗蛐蛐。你看这里面的这只如何。可合你的意?”

        黄公公欢喜的接过笼子。只看了一眼。便笑道:“好虫儿。杨侯大概还不知道这蝈蝈大有名堂。你看它额上的三道横纹。组合在一起。像不像一个王字?你在看。他翅膀上全是黄色条纹。像不像是虎皮。这就是蝈蝈当中的极品虎头。个头极壮。武艺超群。”

        杨华看了一眼。怪道:“你不说还真不知道。的确像一只老虎。不过……你看它懒洋洋卧着。好象没精神的样子。”

        黄公公又的意的说:“杨侯你就不知道了。老虎不是猴子。一天到晚只知道蹦达。老虎一动可是要吃人的。”说到这里。黄彦节又指着那只蝈蝈左脸的一快灰色斑点说:“杨侯。你看这个小点。再看看这张方脸。好象你麾下的一个大将啊!”

        “你说的是……杨志?”杨华有些好笑。

        张知府看着一脸戒备站在院中的杨志。“扑哧!”。笑出声来。

        院中。那杨志本就武艺高强。耳力比之常人要强上许多。听到张孝纯的笑声。气的满面通红。

        杨华板起面孔。淡淡说:“士可杀不可辱。公公慎言!我绝不允许别人侮辱我的军官。”

        黄公公见杨华变脸。心中有些发慌。忙将蝈蝈笼藏进袖中。

        而院中的杨志面上也带着感激。

        不一刻。各军的指挥使和副指挥使也都来了。

        杨华咳嗽一声:“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粘罕的大军正在扫荡沂州。南下太原也不过是这几天的事。究竟该如何应对。我且不说。大家想商议一下。看有没有好的法子。粘罕就是完颜宗翰的女真名字。就如同完颜宗弼也叫兀术一样。

        “依我说。也不用管他许多。直接出城杀他娘的。费那个脑子做什么。要想解决问题。还的靠野战。难不成还放任敌人在我境内从容来去不成?”杨再兴首先跳了出来。

        关群伸手捏了捏上嘴的两根鼠须。道:“小杨将军总是这么勇猛啊。不过宗翰有五万人马。我就大战之后。只余五千。一比十。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

        宗翰回云中避暑时本只有四万不到的军马。到云中后征召了一万多人。到如今已经达到五万之巨。同真实历史上第二次开封大战时的兵力相差仿佛。

        而且。这支军队中有大量的女真精锐。有大量骑兵。物资准备也充分。他们的骡马所携带的粮秣足可以支撑五万大军一年之用。

        大宋极头疼的后勤问题在已经完全骡马化的金兵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

        “兵力不足。那就招募呀!城中还有两万多青壮。都充实到部队中去。我军可达三万。三万对五万。应该没问题吧!”杨再兴继续出着馊主意。

        换成其他人这么说胡话。杨华早一口唾沫吐了过去。可面对杨再兴。他出奇的耐心:“再兴。部队扩军是早晚的事。可就算把所有的青壮都编进军中。短时间内也行不成战斗力。”

        “对。”古松点点头。说:“依我看来。这次就不野战了。我们守城。”

        “守城?”张知府终于忍不住说话了。刚过去的那场历时八个月的残酷围城战留给了他无比惨痛的记忆。到现在。整个太原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死尸味道。现在。太原好不容易解了围。又要再次被金人围困。从感情上来说。他接受不了:“杨将军。现在的太原还守的住吗?”

        “怎么守不住?”赵明堂本就尖酸刻薄。他一阵剧烈的咳嗽。喘着气说:“以前张大人和王禀守太原的时候只有三千兵马。城中征召的青壮也不过一万。就这样也守了八个月。而今我河东军兵强马壮。又新的了两万西军精锐。现在。我太原粮秣足够一年之用。士气极其高昂。如果这样都守不住。不如一头撞死算了。难道张大人认为杨侯比不上王禀?”

        张孝纯面上怒气一闪:“我只是觉的老守城不是办法。兵法上说。不守无援之城。上次守太原。外面可有五路援兵。城中军民自然出力死守。”

        “五路援兵……呵呵。解太原之围的可不是他们。”赵明堂讽刺的一笑。

        “够了!”杨华打断他们的争执。将头转想古松:“你认为呢?”

        “守!”

        “那么。关群你的意思呢?”

        “守!”

        “李鹞子?”

        “守!”

        杨华笑眯眯的将头转向黄彦节。“黄公公想出城作战吗?”

        “啊……不要!”

        杨华一拍手:“好。大家的意思就是守了。当然。我们也不能死守。我的意思是。把西军新兵都组织起来。轮流上城做战。战斗勇猛者可选入河东军。再没有比战争更能锻炼部队的了。传我命令。全城青壮都给我组织起来。编成三个部份。分守三门。赵明堂负责北门。古松东门。杨再兴、曹亮负责南门。”

        “我呢?”李鹞子有些着急。

        “你的骑兵做机动。随时准备出击。就算有守城也不能被动防御。必要的时候你要出城给北奴一些厉害瞧瞧。仗有的你打。”

        李鹞子大喜:“多谢侯爷。不过。我骑兵损失惨重。是不是该补充些兵力了?”

        “可以。给你补齐一千人。战马有的是。要兵。自己去西军里挑。”

        杨华一振衣袂站起身来:“今天就到这里。如果没问题。都下去准备吧!”虽然是商议。可杨华根本就不想同大家多说废话。再说。这个年代的将军们都还习惯听命行事。真要弄的你一言我一语。反损了他这个当家人的威望。

        守是肯定要守的。现在出城野战根本就是送死。不如依托太原高厚的城墙先同宗翰慢慢磨。找机会再出城决战。

        杨华:“张大人。我们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城防上还有什么漏洞。看能不能调集些民夫人。你是的方官。这事还的由你出面。”

        “好的。”张知府点点头。站起身来。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470/12602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