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俗运 > 第十九章 文能提笔惊天下

第十九章 文能提笔惊天下


黛钗不仅惊于姬栋料题于先,更未想到姬栋能有此诗才。此诗引喻新奇,气势磅礴,唯一不足之处就在于此诗似乎只掀开了一副大好画卷的一角,气势刚起就戛然而止。姬栋对黛钗道:“黛钗小姐,在下愿以此助小姐!”

        姬栋观舞之时自然而然想到了李白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随后抽离感再起,恍惚之间明白了此刻正是定势出现之时,当即运用自己无双的书法写下了这名诗的前半段,后半段则是实在记不起来了……黛钗奇道:“姬公子你为何能预测到那题目,而且还有如此敏捷的文思与这超人的文采?”姬栋顺口胡诌道:“啊,在下在长安城内与一算命先生学过些谶纬皮毛,不过此事容后再叙吧…现在小姐相信在下有能力助小姐一臂之力了吧?”

        黛钗点点头,姬栋又道:“小姐定是无需在下代劳,但在下可用这雕虫小技助小姐料题于先,如此抢夺先机,定可助小姐夺下这诗魁!”其实说这话的时候姬栋也不确定自己还能否预料到下次的题目,但不如此言语恐怕黛钗姑娘就会将自己赶下船去,如此准备好的那些前无古人的诗词可就全白费了,黛钗姑娘多半也要败在薛国丕的伎俩之下。黛钗瞪着那诗出神,忽地夺过姬栋手中的笔,俯身下去誊写了一遍这首《观天女竹烟舞剑器行》。未等墨迹干透,黛钗唤来来福将诗交给了他,来福会意,出舱而去。

        姬栋目瞪口呆,此时黛钗的脸上露出了此前从未出现过的少女之俏皮,“姬公子,我决定了,就用你的诗来参加这诗会!”姬栋难以置信,这骄傲无比的黛钗小姐怎么会接受他人代笔?正此时,来福一声清啸,竟踏江而去,直掠浮台之上。姬栋万万没想到这五大三粗的车夫兼船夫竟也是个高手,心中不自觉地回想起长安边城外初见时的场景。

        来福将诗交于沈平,场间皆惊,这才片刻就有人诗成?沈平面色如常,心中却亦为之所动,心道此次诗会上果然卧虎藏龙,难道是圣上出宫走漏了风声,想要在圣前邀宠?当下定住心神,气运丹田,使出了狮吼功传音于江上:“定国公府上,玄黛钗小姐所著,观天女竹烟舞剑器行!”

        沈平将诗念了一遍,到尾处自觉意犹未尽,好似看到一招精妙的掌法只打了半招,倍感抑郁无奈。江上众人听闻之后亦觉此诗气度不凡,但苦于没了下文,不成法度。翰林院冯大人捻须道:“此诗着眼大处,引喻磅礴,只是这结尾实有未完之嫌,只能评为乙上。”国子监陈祭酒却道:“我倒是觉得此女才思敏捷实在是无人出其右,题目点出不过片刻,此诗即成,实乃大才。我认为可以评甲上。”其他几位大人议论纷纷,大部分觉得此诗文采动人,成诗之快亦是旷古绝今,礼部李大人最后决定,此诗当为甲中。

        江上众人惊呼再起,看来此题之首多半是此诗了。唐隐遥望那艘朱红锦船,微微一笑,随手将写好的诗掷向浮台。那薄薄的一张纸竟无视江面清风,径直朝台上飘去,场间再次爆出阵阵女子尖叫,与刚才男人们为竹烟的疯狂程度不相上下。沈平神情严肃望向来纸,掌中内劲微运,使出“卸”字诀将纸接下。再望向那边风流无匹的唐公子,沈平略感无奈。这一手如硬接则纸碎,随意接之则会震荡气机导致接下来的狮吼功不能运转自如,这唐公子实在是如传闻中一样惫懒无赖,让男子生不出亲近之意。

        沈平正要读诗,一道身影忽然如闪电般由一艘朱红锦船之上掠至台前,还未等沈平做出反应,那身影又眨眼间回到船上,只留一篇诗稿放于沈平身前桌上。场间大部分人都未看到有人上了浮台,只有少数习武之人看到了那道身影,各自心惊不已。沈平心中已激起了千层巨浪:那少年究竟是何人,竟能有如此快的身法?!自己好歹也是名武道小宗师,竟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实在是太让人胆寒了!

        紫云楼上,皇上身边的近侍低声进言数句,皇上看向那朱红小船,若有所思。

        沈平定了定心神,运转内劲开口道:“在下手中现有唐寅公子和……竹烟,竹烟小姐的诗词!按顺序在下先读唐公子的大作。”众人无不惊讶,这竹烟姑娘开场舞过后还要参加诗词大比?这在之前的芙蓉园会上可从未出现过。只听沈平朗声道:“诗题:无题。

        莫道深闺未识人,经年羁客逐风尘。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剑气近,寒光无匹杀意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挽袖添灯静候门。”

        此诗一出,众人均觉有种淡淡的忧伤感传来,竹烟在船头伫立,听闻此诗后竟觉心弦剧颤,几乎要落下泪来。莫语见竹烟如此模样,多少猜到些什么,叹了口气,静静地守在她身旁。

        几位评判商议过后给了甲下的评定,沈平道:“唐公子文采斐然,此诗之情深入人心。下面,在下再来读竹烟小姐的大作:诗题:观舞。

        浮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

        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读罢,沈平只觉韵律工整有度,但好像与刚才的舞蹈略有出入,不似刚刚作出,当下心生疑窦。最后各位大人们判定,也给了竹烟的诗一个甲下。

        薛国丕在大船上听了评定,当下气得火冒三丈,把二虎从小船上叫了回来一顿痛骂。“你找的这是什么人!还浮台新邸第,还罗衫半脱肩,这些都特么在哪呢啊!我都知道这诗和刚才的舞屁关系都没有!”二虎一脸的唾沫星子也不敢去擦,唯唯诺诺地道:“少爷息怒…这确实是其中一个书生之前就做过的诗,实在是因为那黛钗小姐和唐隐作诗速度太快了,我们怕被甩开太久,只好用旧诗代替……”薛国丕不耐烦地道:“我不管什么原因,下个题目若是还不能盖过黛钗,你和那些书生全给我跳进曲江里喂鱼!”

        陆续又有几个诗人将自己的大作献到台上,虽说做的都有些水准,但无奈时间太紧,加之黛钗唐隐等人珠玉在前,这些诗都没有得到甲以上的成绩。期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有个人交来一首打油诗,诗上写的都是什么竹烟小姐舞得好,恰似天女下凡间。沈平强忍笑意念完,全场已是笑声如潮,好在最后并未将作诗之人公布,算是为他留了些颜面。

        一炷香尽,无人比黛钗的《观天女竹烟舞剑器行》评价更高,沈平宣布第一场黛钗姑娘居首,紧接着又宣布了第二场的题目:夏日与荷花。二者可自选其一。姬栋虽然没有再次感受到定势,但是这种小初高都背烂了的诗题简直就是小儿科,刷刷几下,一首杨万里的大作新鲜出炉。黛钗愈发觉得姬栋深不可测,誊写过后挥手示意来福将诗交于台上。黛钗问姬栋道:“敢问姬公子是将旧诗用出,还是现场作出?”姬栋挠着头,心道自己哪有作诗的本事,为了不在会上用出这个世界的诗人可能做出过的诗,自己可是花了好几天研究这世界各朝各代的诗词的。“啊,在下是此前受过高人指点,做出过这些诗,但是一直未与人看过,正好今日可以用来报黛钗小姐的恩情。”

        黛钗盯着姬栋的眼睛,眼神渐渐玩味起来,姬栋被看得发毛,连连后退。黛钗捂嘴轻笑一声,道:“我知道你在骗我,但还是谢谢你。没有谁会为了那一件衣服就来用这种大礼报恩的,再说你若真是唐隐的随从,他怎么会放你来此。”姬栋期期艾艾说不出话。黛钗再一笑,轻声道:“谢谢你~但我不喜欢欠人情,所以呀,这份恩情我马上就会还给你!”姬栋不明所以,脑洞再略微一开,瞬间想到了好多少儿不宜的东西,当下脸红得像西域进贡的番茄,裆下也有点不安分起来。

        正此时,王宝石在舱外喊玄妹妹,黛钗和姬栋出了舱来,发现船边停了一艘珠光宝气的中等大小游船,一个胖子立在那边船头上正准备跳将过来。姬栋定睛一看,竟是那天在竹烟床下“患难与共”的魏树芬魏大公子!魏公子一声怪叫,猛地跳起,在空中划过一个没什么弧度的弧线,重重地砸在了黛钗的小船上。小船猛地向下一沉,船头几乎整个浸入江中。慌乱中姬栋眼疾脚快,一脚将王宝石从船上踢了下去,总算维持住了船的平衡。

        “表哥!”黛钗站稳后惊呼一声,魏大公子则摆了摆手,示意自家下人将王宝石救到自己的船上。“魏公子!怎么大驾光临黛钗姑娘的船呀!”姬栋见黛钗要发怒,抢先一步握住了魏公子肉乎乎的双手,满脸佞笑。魏树芬一见这竟是当初和自己一起钻过竹烟床底的小子,冷汗立时就下来了,凑到姬栋耳旁小声地道:“你怎么会在这!我和你说,那天的事千万不能说出去!”姬栋亦耳语道:“可以!不过你得先给黛钗姑娘道歉!”

        黛钗见二人貌似略做寒暄,那胖子立刻摆出了一副笑脸对着自己,“黛钗小姐!在下魏树芬,此番慕名来见实在是惊扰了几位,在下先赔个不是了。”姬栋忙高声道:“啊啊,那个,黛钗小姐宽宏大量,就原谅你了。是吧?”黛钗望见自己的表兄被捞上来后狼狈的样子,差点笑了出来,好容易板住脸冷冷地点了下头,算是不予计较了。

        “在下此来,是为了黛钗小姐无人能比的诗才!方才的题目乃是以竹烟小姐舞姿作诗,在下……在下倾慕竹烟小姐许久,刚才亦为她做了首诗。可惜自己才疏学浅,那诗实在拿不出手,由此希望黛钗小姐垂怜,赐在下一首写竹烟小姐舞姿的诗,在下绝对感激不尽,姑娘想要什么在下都可以答应!”魏树芬一身肥肉颤了又颤,小船不堪重负地吱呀了几声。

        黛钗道:“刚才那首打油诗,莫不是你……”魏树芬肥脸通红,点了点头,黛钗和姬栋彼此对视,具是强忍笑意。黛钗道:“那诗可不是我作的,你要找呀,就找这位姬公子吧!”魏树芬小眼睛瞪得溜圆,以为她是在开玩笑。正此时,来福交完了诗,正踏水而归,见到本来就拥挤的船头此时已是不堪重负,顺势一点江水抬高身形,落在了船顶之上。“小姐,这谁啊?王少爷哪去了?”黛钗道:“来福不必惊慌,此人并无恶意,表哥在那边的船上。”

        来福见王宝石在那边船板之上一身水渍,又吐又咳,当下像个狡黠的老农民一样偷笑了两声,盘膝坐于船顶不再言语。

        浮台之上,沈平高声道:“又是黛钗小姐诗成!诗题:观曲江芙蓉池。

        毕竟曲江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读罢,沈平喜不自胜地大叫一声:好诗!江面上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书生学子,均为此诗高声大赞,不知是谁起的头,一阵不弱于孟王讲话时的掌声响彻江面。黛钗站在船头,面对四面八方而来的赞誉与掌声,微微还礼。魏树芬张口结舌地对姬栋道:“这也是你作的?”姬栋腼腆地点点头。魏树芬一把握住了姬栋瘦弱的双手:“兄弟!帮哥哥一次!你开个价,哥哥绝不还价!”姬栋看了一眼黛钗,回头对魏树芬道:“此事不急,等这诗会完了再说,我先答应你一定给你写一首好吧。”魏树芬感激地摇着姬栋的手,船身晃得更剧烈了。

        紫云楼内,两位首辅均是大赞此诗精妙,皇上对黛钗来了兴趣。孟王笑道:“这次定国公王政那家伙可真是露足了脸了,有这么个好外甥女。”浮台上的众位评判都一致认为此诗当属甲上,只有主客司李大人有些许质疑,黛钗是否为看过芙蓉池之后有感,或者是想象而作。前者的话芙蓉园内的荷花池其实并未有如此壮观之景,如为后者的话,那只能说这黛钗真乃天上谪仙人临凡了。为了公平起见,也为了给后面的人留些机会,最终将此诗评定为甲中。

        沈平又接过几首诗词,运功朗读之际,他的眼睛却一直盯着竹烟的船头。只见竹烟俯身于桌上书写,并未有异样出现,写成后又直接交于刚才那身形快如闪电的少年侍从。沈平心道或许是自己多虑了,这才不再紧盯那朱红锦船。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77/77908/40814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