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宋武演义 > 第二回 魔神出世 乌衣巷王谢豪门 引子

第二回 魔神出世 乌衣巷王谢豪门 引子


天地三百年一寒暑,暑季归道,寒季属魔。

        又九百年一天地大劫,魔神出世的大劫又被成为无量劫。

        道分阴阳,轻清为阳,重浊为阴。轻清之气上升为天,重浊之气下沉凝聚为地。天地交泰生万物生灵,是为人。

        天上有神仙,地下有妖魔。妖魔的世界为魔界,魔界在地府的下面。

        地府里有一个血海,血海底有一海眼,海眼就是魔界到人间的通道。

        魔界是一个死寂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中心有一个修罗池,修罗池内孕育着万亿的魔胎。这些都是人间生灵的怨气凝聚而成,三百年修罗池内的怨气就会积满,里面孕育成熟的魔胎就会从地府的血海眼来带人间。

        这是天道的轮回,谁都挡不住的。必须要这些魔胎发泄完怨气之后才能够消灭。但是魔胎发泄怨气的同时又制造了新的怨气,这些怨气会在下一个三百年里被修罗池吸收,如此往复生生不息。

        话说这修罗池内有五个不灭魔神,他们中有一个是开天辟地之前的神魔罗睺,被称为魔祖。

        第二个叫冥河老祖,他是开天辟地后的污秽之气所化生的魔神,生在血海之中。

        第三个是这修罗池的神灵,名字就叫做阿修罗,他是和天神对立的。

        第四个是战神蚩尤的真灵所化生,战斗力最高的魔神。

        第五个叫做黑无天,是佛祖的恶念所化,佛祖之所以是佛祖,就是因为斩出了所有的恶念,以大慈悲成就了佛祖。

        这五尊魔神之所以不死,是因为他们的另一半神格的存在。

        道祖和魔祖,冥河对三清,阿修罗与玉帝,蚩尤同轩辕,无天为佛祖。他们分别对应阴和阳,阴阳平衡才是大道。

        “罗睺,你怎么样了?”说话的是阿修罗,他现在已经完全成型了,随时都能出去。

        “还差好多,估计还得等两三个量劫。”罗睺需要的怨气多到不可想像。

        “哈哈哈哈!这次我出去后要打开杀戒,一定要杀的怨气冲天,最少要制造两个量劫的怨气给你。”阿修罗又看看冥河,问道:“冥河,你出去吗?”

        冥河现在也已经成型了,但是他道行高深,正在体悟大道,他说道:“不去了,我感觉已经摸到大道的边缘了。”

        剩下的两个都成型了,蚩尤和无天同时睁开了眼睛。

        无天一句话不说,带着几百个魔胎向海眼通道飞去。

        蚩尤和阿修罗打了个招呼:“我也先走了。”他带了一千个魔胎出去了。

        阿修罗也和剩下的两位打个招呼,带了一万的魔胎狂追而去。

        他们都走之后,冥河对罗睺说道:“魔祖,你也该把准备好的棋子放出来了吧!”

        “果然瞒不过你,看来你的道行已经在我之上了。”罗睺笑道。

        冥河也没谦虚,他说道:“你我道不同,还是不要比了。”

        罗睺有自己的小弟,冥河有自己的手下,在他们的召唤下魔胎中冒出三个新的魔神。

        “胡大拜见魔祖。”一个光头大汉向罗睺拜倒。

        “阿闻、阿言参见老祖。”两个漂亮的俊美男子跪倒冥河面前。

        胡大选了五个魔胎,阿闻、阿言各自选了十个向血海眼通道而去。

        无天出去后投胎到常山扶柳一个卫姓望族之家,这家伙不愧叫做黑无天,白净英俊的父亲和天生丽质的母亲生出来一个又黑又丑的“昆仑奴”。

        虽然丑黑,但是这个家伙聪明好学,僧、道、儒三家经典精通,十二岁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有名的高僧。被世人尊称中华佛祖。

        蚩尤投生到了漠北的大草原之上,但是他比无天晚了五十多年。而且命运多舛,自小受尽了苦难。

        最为疯狂的就是阿修罗,他和一万魔胎投生到了西方,他们后来被匈奴抓来当奴隶带到了中原。

        阿修罗的凶残本性开始疯狂的暴露出来,杀人如屠猪狗,完全的一个人形的豺狼。

        天柱山的金星转世之身,根本就没有觉察到魔族的出世,他所关注的是自己的朋友,和西北中三位帝君。

        没有注意到的玉帝王母已经开始了他们的胡闹生涯,丑女贾南风嫁给了傻子司马衷。

        贾南风以为玉帝是在装傻,毕竟在天庭的时候他有过前科,可是不管她怎么试探,司马衷就是个脑袋愚笨的傻子。

        傻就傻吧!不是还有我吗?

        贾皇后杀了婆婆杨艳和辅政大臣,大权在握搅风搅雨。

        各地的诸王侯见皇帝傻好欺负也纷纷入京想过一把挟天子的瘾,顿时大晋朝就开锅乱套了。

        最为有势力的有八个王爷连番登场,厮杀你争我夺,这就是“八王之乱”。

        北方的胡族趁机入主中原,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叫做石勒。

        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后期,先后击败了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诸王的势力之后开始掌控朝廷政权,他在司马衷死后扶皇太弟登基,自任辅政大臣,这家伙不好好的搞团结一致对外,反而杀戮大臣搞得人人自危,纷纷起兵讨伐。

        汉化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国,石勒投奔刘

        渊,后来势力大了之后自己做了皇帝。

        他是羯族人,羯族高鼻深眼与中原各族大异一直被当做奴隶。

        这个家伙当了皇帝之后大肆的杀戮汉人,施行种族灭绝政策,残忍无比。

        据说他出生的时候,红光漫天,这就是妖邪出世的征兆啊!

        他十四岁的时候到长安时曾在城门大声呼啸,被尚书左仆射王衍看到,对左右说:“这个小孩将来必成祸患!”

        王衍的话不错,这个石勒就是修罗地狱的魔神投胎,长大后果然残暴无比。

        大晋朝被打的逃到了江东偏安,北方的地主豪门都纷纷到南方避祸,这就是“衣冠南渡”。

        当官的士族南迁,老百姓也组织起来南迁避祸,这个被叫做流民,头领叫流民帅。

        其中一个有名的流民帅叫做祖逖,这个祖逖见到乡亲、骨肉被残暴的阿修罗石勒蹂躏,发奋练武,每天鸡一叫就起来练把式,名曰“闻鸡起舞”。

        祖逖后来到了南方,见到了琅琊王司马睿请求北伐。

        司马睿现在正忙着建立新的朝廷,顾不上他,给了一千人的物资装备说:“祖将军,你去吧!我支持你。”

        封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司马睿封的这个豫州刺史其实只是个名而已,豫州都失陷了,所以封起来异常的痛快。

        祖逖自己招募流民、打造兵器渡过大江,他拍击船楫发誓要扫清中原。被后人称为“中流击楫”。

        祖逖团结流民形成的乌堡和石勒斗志斗勇,收复了大片的失地。他的名望在百姓中越来越好,引起了司马睿的忌惮,给他派了一个上司过来。

        祖逖伤心加窝火,气的一口气没上来就死了。他的儿子(其实是弟弟,这个是演义的版本)祖约不及老爹有本事,大片的土地又被石勒夺了回去。

        司马睿的江左小朝廷在乎的并不是江北的土地,他惧怕的是有能力有威望的人威胁他的统治地位,所以这个无能的祖约才没步老爹的后尘。

        这样的皇帝君主怎么可能打跑胡人收复失地呢?

        不要你操心,咱们的金星老儿安排了一个猛人出世了。

        这个猛人叫做冉闵,冉闵的祖上是汉朝的门牙将,后来被石勒俘获,当时冉闵才十二岁。石勒的堂侄石虎收他为孙子,这个孙子可不简单,长大后把羯族的石勒子孙杀了个一干二净。再颁布“杀胡令”,以牙还牙的对胡族施行灭绝政策,这个人实在是太猛了,中原的胡人羯族被灭绝,氐族、羌族、匈奴、鲜卑各族被杀十之八九,剩下的一二成的漏网之鱼仓皇逃到了关外。

        冉闵这个名字深深的刻在了胡人的血液里,成为了胡人的梦寐。

        冉闵杀了多少人?

        一共有两次,第一次诛杀石勒的羯族共十几万。

        第二次关闭城门杀“六夷”二十多万,被叫做“邺城大屠杀”

        这时有据可靠的官方统计,总共四十万左右。

        但是他的“灭胡令”造成了胡族大逃亡,在逃亡途中死伤多大六七十万,这就造成了一百多万的胡人死于他手里。

        中原一共也就一百多万的胡人,可以说是被这个猛人杀光了。

        到这里要着重提醒一个事,石勒石虎为什么不杀了冉闵,而是收他为孙子。

        不是因为这爷俩仁慈,是他们杀人好几年,杀累了。中原的汉人也基本上被杀光了,他们就把汉人当奴隶圈养起来,其实汉人虽然不再被杀,但是地位依然比不上畜生和野兽。

        冉闵的杀胡令是有根由的,现在某些装*逼的教授、学者批判冉闵的行为是破坏民族和谐,教科书上也把冉闵忽略了。

        致使这么一位惊天动地、拯救了华夏民族被灭绝的英雄被我们所遗忘!

        可悲!可怜!我们这些现代人能活到现在,不是因为石勒石虎的仁慈,而是冉闵把他们打服了、打怕了。

        言归正传,这个结果玩的有点大了,金星老儿赶紧的把冉闵召了回去。

        冉闵被杀死后,山的周围七里之内草木尽枯,连续半年多持续干旱,滴水未降,蝗灾遍野。杀冉闵的慕容俊吓坏了,赶紧的着人前去祭祀,当日就下起了大雪。

        各胡族才战战兢兢的摸回中原,但是这些家伙见识了汉人报复的疯狂,不敢再胡乱闹事了,转换策略施行怀柔政策。

        其中有两支比较出色,一个是氐族的苻坚,另一个是鲜卑慕容垂。

        苻坚建立大秦国,自称大秦天王。慕容垂被家族排挤投靠了苻坚。

        苻坚吸取了冉闵的教训,开始施行胡族汉化政策,名字、服装、礼仪等等都要和汉人学。

        他的政策得到了另一个汉族猛人的的支持,这个人名字就叫“猛”,姓王。

        王猛的才华、智慧不输韩信、诸葛武侯,辅助苻坚统一了北方的广大土地,胡汉民族大融合,休养生息,鼓励生产。一时大秦国物阜民丰,国力强盛。

        江左偏安的晋朝却依然是乌烟瘴气,政治腐败、士族内斗君权旁落。

        曹操是有名的大枭雄,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家喻户晓。

        在江左的晋朝短短的五十年却是出现了四个这样的大丞相,第一个是帮助琅琊王司马睿建国的琅琊王氏,司马睿在登基的时候拉住王导的手说:“卿与我一同接受百官的朝拜!”

        王导推辞,司马睿说:“这大晋的天下有你王家的一半!”

        从此“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形成,整个朝堂被王氏一家把持。

        司马睿死后他的儿子即位,儿皇帝受不了王丞相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自己的头上,就联合国舅瘐亮分王导的权力。后来儿皇帝死后孙皇帝即为,瘐亮和王导共同辅政,瘐亮和瘐太后继续夺权,两人年轻耗死了王导和王敦之后,瘐亮成为了王导第二。

        王敦死后荆州重镇的交给了出身谯国龙亢桓氏的有为青年桓温,当时的桓家算不上顶级的大家族,要不善忌的瘐亮也不回把荆州重镇交给他。

        天柱山上的金星老儿见桓温正式登场了,笑道:“老朋友,老夫要好好的照顾照顾!”

        金星找到自己的雪里追风一点红的转世之身,设计送到了桓温的手里。这也算是投桃报李吧!雪里红本来就是从他儿子手里得来的。

        桓温骑着雪里红耀武扬威平了荆州上游的成汉政权,威望日隆,引起了美男子庾亮的猜忌,二人关系闹僵。

        瘐亮大权在握独断专行,惹恼了平王敦之乱的功臣苏俊,善忌的庾亮忌惮江北的流民帅苏俊,要把他招到京城做官,以此变相的剥夺苏俊的兵权。

        苏俊不上当,给闻鸡起舞那位的儿子祖约去了封信,两人联合杀入了建康,瘐亮吓得跑到驻扎在浔阳的老友温峤那里避祸。

        苏俊出身流民帅,深恨这些在朝廷养尊处优的士族地主,他打开杀戒,建康城内有点地位的士族男的被抓去做奴隶,女的抢来交给士兵淫乐。

        一时间皇城哀鸿遍野,苏俊却乐在其中。江左的士族无不恨苏俊,纷纷联合讨伐。他们找到了桓温,但是桓温拒绝了。

        为什么?

        因为当初苏俊祖约起兵的时候,桓温曾经给庾亮去了封信,要求带兵护卫京城,被庾亮给拒绝了。

        甚至他的好友温峤要求去京城帮他,也被他拒绝,庾亮回信说道:“我真正忌惮的不是苏俊之流,而是你西边的桓温,你绝不能约过雷池一步。”

        这个“越雷池一步”也就被人们记住了。

        但是苏俊太牛逼,太能打了,联军根本就不是苏俊的流民武装的对手。无奈之下,还得请桓温出马。

        两次三番之后,桓温做足了各种秀,正式登场。他一路上在心里琢磨见了庾亮之后怎么把他的脑袋拧下来。

        可是等他见到庾亮之后,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这个桓温的理由非常的可笑,“因为元规太漂亮了,桓某下不去手啊!”,瘐亮庾元规算是逃过了一劫。

        桓温出马也不行,苏俊的两个儿子苏硕和苏孝太勇猛了,谁也不是人家的对手。最后还是苏俊吃儿子的醋,孤身闯敌营被杀后,苏俊的叛军大乱,才被联军击败。桓温的功劳最大,借此正式登场,成为了王导第三。

        桓温催马踏成汉,策马三北伐,战功赫赫,被封为大司马,弼马温的老爹转世投胎做了大司马,就此萌生了夺取司马氏江山的念头。

        但是这个家伙是个好面子、爱惜羽毛的伪君子,一直怕被他人说闲话,就费劲心思的要司马氏禅让,主动交出玉玺。

        这个想当婊子又立牌坊的桓大司马最后被陈郡的谢安和琅琊王氏的王彪之、太原王氏的王坦之联合给拖死了,至此谯国桓氏退守老巢荆州,陈郡谢氏的谢安隆重登场。

        谢安也是个风流名士,一直在司马皇族和谢氏家族、桓氏家族之中调解、周全,朝廷暂时进入了稳定期。

        谢安最终修炼成了王导第四!

        促使朝廷结束内斗的另一个原因是北方的大秦日益强大,给大晋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士族、皇族一致对外。江左两大军事重镇荆州和扬州,一直把持在桓家的手里,朝廷为了平衡桓家和中央的实力,让谢安的侄儿谢玄出镇广陵,后来又挤走接手桓温兵权的桓冲,谢玄迁至建康的东大门京口。

        京口是军事重镇,曾经是孙权的京城,著名的铁瓮城就在京口,到了现在依然是两个军事重镇之一。

        京口是北方流民南迁的第一站,此地集聚了大量的北方流民,谢玄就在这里招募流民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有战斗力的特种部队:北府兵。

        而本书的主角就是北府的一员,一个汉高祖弟弟的后人,没落的士族攀登人生巅峰的传奇故事!

        献上南宋的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赞扬孙权和刘裕的诗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77/77104/40018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