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九度空间 > 第六章 修为与心性

第六章 修为与心性


话说,关于这御火术和御金术,在若晋看来,才是真正比较具有实用性的两种法门。因为这两种法门所产生的一些技法,与实际的生活都有着较为直接且紧密的关联,可以起到改变人生的实际效用。而说起来,像那些因欲念过重而导致了心术不正的行为发生的一些修行者,如果一开始的时候能够耐下心来好好修炼的话,那么等到真正的掌握了这御火和御金二术的法门的时候,那么对于他们而言,真正的福德之报或许就来了。所以,就最后的结果来看的话,他们中途在修行上的弃废之举,不免着实有些令人觉着可惜了。

        且说这御火之术,可以通过使用内气作为燃料的方式,来引导着火焰走向任何的地处。若晋有做过亲自的尝试,用的是他家厨房里的煤球炉子,当他以神念操控着内气来引导着那煤球上的火星时,火源便会立时脱离而出,由而火依旧的在燃烧着,而煤球却是已然止熄静灭了的状态。

        不过,随之当他又将那附着在内气之上的火源,再转移回到煤球原来的位置上,并继而切断了内气的供给时,那煤球便又立时像之前那样燃烧了起来。而紧接着,当他又试探着将内气附着在煤球之上的时候,便又发现那火立时噌的一下,烧得更加的旺了,且温度也似乎更加的高了许多。只一下的空当,就把那炉子外面的铁皮,给炙烤的整个都是通红通红的,并随之很快的就使厨房里的温度上升了起来。

        在经过这么几下的试验以后,若晋不由忽而联想到了,倘若以后要是哪家不慎失火的话,这倒是一个非常安全且便捷的救火的方法。当然,这方法同样也可以用来升火烧饭,或是作为一种特定的技法招数,抑或是其他的例如冬天取暖之类的事项,那也是可以的。只是,如果要用来作为一种特定的技法招数的话,那须得先引出并掌握到相应的明火的火源才可以。

        而关于那御金之术,准确一点来说,如果能称作炼金之术的话,或许要更为贴切一些。因为在若晋看来,那法门主要的效用就在于,提炼金属内在成分的构造,以达到改变质地的目的。比如,在进行金属冶炼的时候,或者像古时的铁匠想要铸造某些厉害的神兵利器,就通常会使用到这样的一种法门。

        若晋思虑着,不由使用了厨房里那把炒菜用的锅铲,试着做了一些相关的测验。当他拿起了锅铲,将内气附着在表面上的时候,便按照法诀中所叙述的那番操作原理,通过使内气自行的摩擦,来产生足够高的温度的方式,使那铁制锅铲的坚硬质地,一下变得柔软稀释了起来,并使之在内气的包裹之下,不至因由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而散开坠落。

        之后,若晋便依着自己的设想,对其进行了重新的提炼。他将其中某一些他认为不好的杂质给清里掉后,便又按着那锅铲原先的形状,来进行实际的塑形以及逐步的冷却。由而,当那原本通红如火的锅铲逐渐的冷却下来,且最终彻底的成为一个静态的实物的时候,但见那锅铲竟然变成了一个透明的物体。而对此,若晋却不由得立时间傻了眼,直暗自的揣测不已,这该不会是给一下提炼成了玻璃吧?

        带着一副疑虑的态度,若晋不由将那手里的透明锅铲朝着旁边的墙壁上面,稍微用力的拍了一下。结果,却发现除了一声清丽的响声以外,并没有发生他想象中的断裂景象,甚至于当他再次仔细的检查那拍击面的时候,就连丁点的伤痕都没有发现。

        是时,若晋在经过检查以后,却发现在经过他以御金之法的提炼之后,那锅铲的质地比正常的钢铁,似乎还要坚硬许多。而这就让他忍不住更加的疑惑不解了,貌似没有听说过有什么金属不但是透明无色的,而且比钢铁的质地还要坚硬的,除了金刚钻比普通质地的钢铁硬度要强上一些,但那玩意儿的性质,貌似应该算是石头,而不是金属才对的吧?还是说,通过他刚才的操作,而无意中将这原本金属的性质,给转化成了钻石的性质?而如果这样,那这具体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原理呢?

        话说,在很早以前的时候,古人们就已经在流传着什么点石成金的说法了。或许,这种情况如果真的存在,而又能够完全的掌握到那其中的原理的话,那他还真的有可能就把石头给提炼成黄金了,那也不一定来着。而这样说来,那他这回岂不是要大发特发一把了?

        不过,具体的事情虽然勾勒起来倒挺美好,但现实的情况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就目前他所掌握到的这御金之术的法门,也就只能够去改变金属本身的质地或形态而已,而没有发现如何将不同本质的两种事物,来进行直接的转化的知识原理。而至于他当前所提炼出的这玩意儿,到底算是一种什么样的属性,他却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大清楚。但有一点却可以让他感到很肯定的是,用这种方法去铸造出锋利的锐器,不但在时间的利用上会非常的便捷,而且所铸造出的有关成品,也必然都是非常精良和美观的。

        所以,尽管他还无法知道该如何将石头给变成黄金,但当前对于改变外在的生活来说,也已经是足够了的。只是,就他的观念看来,这方法似乎有那么点偷机取巧的意味,并非是正道之辈所应该做出的行为。由而,尽管他已经想象到了这样一种看似美好的情景,却也同样不会真的按照所想象的那样去做。

        不得不说,面对于眼前的这一把透明的锅铲,可谓是若晋生平以来所遇到的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了,因为他想要再将之给恢复原状,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该怎样去做。由而,他就面临了该如何妥当的将之给处理掉,这样的一个现实的难题。话说,如果他不将这玩意儿给妥贴的处理掉的话,估计这要是传了出去,那肯定是要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出来的。

        于是,他稍微的思索了一下,便在湖边上随意的找了一处人们不长去的地处,打算要将之给掩埋起来。但见他使用了御土之术,立时掀开了一个数米深的不算太大的土坑,而后将手里那透明的锅铲给丢了进去,接着又瞬时将那土坑给严实的掩埋了起来。这过程并没有花费多少的时间,不过分分钟的工夫,就整个的全部都完成了。而后,他又抬首瞅了瞅四周,发现并没有任何人的出没,由而他便接着安心的回家去了。

        却说,吃过了午饭以后,若晋倒是不用再去放鹅了,因为要给他留下半天的时间,好好的温习一下功课。不过,若晋本身倒并不打算将这时间给用到功课的上面,而准备进一步的探索一下,那五行元素的运转之法,是否还有其它的什么门道。

        不得不说,在经过一番认真而深彻的探究以后,他还真的发现了其它的一些具有实用性的门道。比如,当他站立在水面之上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内气来引导操控着水流,以波纹滚动的方式,将他朝着任何他想要去的地方推动过去,并且速度的快慢可以根据他的需要自由的控制。而类似于这个方法,站在平地之上以御土之法来操作,也同样是可以行得通的,只是根据土壤质地的软硬程度不同,而对于神念的耗费及实际所展现出来的效率,却也同样会有所不同。

        除了将这些技法给用在了交通的方面上以外,若晋发现似乎还可以用来给人治病疗伤。比如,当一个人的身体因缺了某样生命存活所需要的能量元素,而导致了身体机理出现病变的状况时,他就可以通过施展御木之术的技法,来将某些药用草本中的治愈性元素,给引导向人体中的病患之处,并同时可以通过以内气来施加对废料辅助梳理清除的方法,在短时之内达到将人体所患下的病症,给复原到最初的正常状态的目的。

        话说,他之所以会想到使用御木之术来为人治病疗伤,倒也多亏是看了那些个武侠题材的剧情片,因为对于里面那所谓以内功来疗伤的方法感到很好奇,所以在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以后,才搞出了这么一个可行的技法来。当然,这不光是他看了电视以后,知道有这么一个情况存在的缘故,更多的原因却还在于,他曾经在人体生物的科目上下过一些必要的工夫,所以才能在一时突发奇想的状态下,而研发出这样的一种效用来。

        说起生物这门课程来,倒是有那么几个问题,让他感到有些疑惑不解和很有兴致的。便是生命的诞生,为什么会在那样的一种情况下?以及,有关人类基因特性的遗传,又为什么会是那样的一种方式?而从根本的情况上来说,又是什么原因的存在,导致了这些情况的实际产生呢?

        而针对于他所提的这几个问题,很遗憾的是,他的生物老师立时当着所有同学的面,给了他一个“幼稚”的批评,且紧接着照本宣科的按着书上的说法,回答了他的问题。然而,当之后那老师问他是否明白了这样的一番回答的时候,尽管在他的感觉看来这似乎有些驴唇不对马嘴,但也仍旧违心的回了一句已经明白了。

        事实上,若晋很清楚的知道,那书本上所说的内容,仅仅只是那些专门研究这些知识的人,对于其所相对认知的一种表面上的说法,那一点也不足以回答得了他所提的这几个问题。只因他所提的那根本就不是生物问题,而是哲学问题。

        就他所提的那几个问题看来,就相当于在询问人类到底是神所创造出来的,还是真的从某个物种里进化出来的,是几乎一个性质的道理。所以,类似于这样的一种玄之又玄的问题,在没有实际例证的参照下,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明确肯定的回答得出来,而即使是能够回答得出来的,那也只能算是表面的逻辑上可以梳理的通顺而已,也同样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真正的答案。所以,对于他向他的老师所提出的那样一种性质的问题,并希望能够得到切实的答案的时候,就不免会有一些强人所难的嫌疑了,尽管那其实才是真正值得去钻研的学术理论。

        不过,一说起这些个玄乎的问题来,倒也确实有着类似的现实问题,是需要去有所斟酌与考量的。比如,之前冥神所说的,所有的空间都是从最初的零维空间所进阶来的,那这样的一种情形的存在,又是否意味着在不同维度的空间,具体的机理法则也是有所不同的呢?而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想来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吧。

        这大约正如阴阳两界的本身,是属于不同维度形式的两个空间,且由而就导致了两界之中的事物存在的形式,具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而相同的,在此外的其他一些不同维度的空间里,具体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只怕也是一件值得具体去思量的事情。

        而说起来,如果要使用御木术,来为患疾的人而治病疗伤的话,细细思来,只怕也是不大能够行得通的。且不论这样的一个做法的效用具体怎样,就是单论如果真的这样去做了,只怕也是不大可以行得通的,因为这会导致那些普通的人类医生,面临到失业的危机。试想一下,成百上千万的医生将没有工作,不能通过付出劳力赚取收入的方式来供养家庭,那将会是一件多么凄凉的事情。当然,尽管也可以借助于“革命”的名头,来予这种事情以美化之伪装。

        所以,明白这个中情理的若晋,本身便没有将这技法给推广开来的想法,而只打算静默的隐藏起来,以作必要的不时之需。虽然他一旦这样做了,就可以通过广收门徒来达到发家致富的效用,但那未免有那么些不道义了点儿。当然,也不排除将来某一天的时候,时机真正的成熟了,他便会将之给广泛的推行开来,以完成医疗技术上的升级,让人们去享受一下真正优质的免费医疗。但至于那些正常的人们,在研学这项技法的时候,能否全然的领会并掌握得了,那就是不得而知的事情了。

        话说,晚上做饭的时候,令人纠结的事情就发生了,因为突然发现锅铲没了,就没法正常的去炒菜。由而,一时无法之下,便只得随便下了点面条吃吃。对此,若晋则也没敢明说是他干的好事,以免得自己被大加的责骂一顿。

        晚上的时候,葬又跑过来找他,也不知道是发了什么神经,愣是说要向若晋请教一下有关法门修行上的一些经验或窍门。对此,若晋则被一时间搞得莫名其妙,着实有看不明白他这会儿又突然是来的哪一出。而尽管才刚接触到修行并没有多久,若晋还是稍微的谈了一下有关的一些想法。

        关于这个修行上的问题,首先所需要去习得的,是自身的一个洞悉的能力。因为,只有当具备了足够的洞悉能力的时候,才能够觉察到个中的那些机理上的微妙变化,而有关修为的提升,所真正依靠的,其实也就是这一点了。至于如何习得这样的一种能力,就直觉上而言,如一般平常的修行者的做法,冥想,便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而关于这一点,其实也就是通过不停的思考问题的关键,来促使大脑皮层的进化,以达到提炼神念的效用。且如果能再附带着辅以先天之气,在周天上加以运转的话,因为内气在运转的过程中,会经由奇经八脉进入到头顶的百会穴,由而所产生的效果自然就更好了。

        当然,就葬当下的情况而言,因为其本身并没有实际的肉身本体,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先天之气可资助用。而由此,就导致了祂在神念的修炼上,进度会非常的缓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阴魂会处于修为不足的缘故,而再一次的通过轮回的方式重新投胎,以达成使神念得以更迅速的修炼的目的。

        而至于在正式进行轮回的时候,又为什么要事先的喝下孟婆的洗脑汤,以清洗干净过往的记忆,这里面当然也是有着实际的缘由的。当然了,那汤的本名其实应该叫洗魂水,而之所以叫洗脑汤,也只是因为比较通俗一点而已。

        有关为什么要喝这玩意儿的原因,首先的一个缘由便是,出于人情世故上的需要。试问,对于一个活了许多年的长辈而言,在带着原来的记忆投胎之后,要如何去习惯的称呼晚辈们为父母呢?此外,还有一个比较关乎于现实的问题,就是新生婴儿的生命力比较脆弱,一般是无法承受得了一个强大的成人的灵魂的,由而必须要通过清除原始记忆的方式,来达到暂时的封锁住精神的目的,以保证轮回的新生者们不至于会因由内在过于强大的精神力,而血脉爆裂而亡。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新生者,都会有着轮回的背景的,有的新生者则的确是真正的新生者。而至于要如何的区分一个新生者的本身,是否具有着轮回的身世背景,看其是否在某一方面,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悟性,倒也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而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其在后来成长的过程中,在心性上有没有相对某一方面的贪婪的欲望,如果一点都没有的话,那么或许其本身就有着轮回的身世背景;又或者,不但对某一方面有着极强的天赋,且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嗜欲的话,那么其有可能也会是一个魔性轮回者的转世之身。

        相传,西汉王朝的创立者,就是什么赤帝之子的转世。但尽管谁也搞不清这是真是假,而看其本身所表现出的那般贪欲的心性,则很可能意味着即使有这样的一件事情,那个什么赤帝之子,也多半是一个魔性较重的人或其他什么物种。又或许,便是因为魔性太重的缘故,其才会被发落至人世间来进行历练,以磨砺其那已然坠入魔道的心性的吧。

        而不可置否的是,通过世事历练这样的方法,倒也的确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扭转心性的效果。只是那是否真的能够达成目的,却也是未可知的,一切都只能等到最后的那一刻,才能够做出清楚的判定。而至于再往后进行下去,又将会经历什么样的情形,那想来也同样就只有在亲身经历的时候,才能够得以明确的知悉了。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77/77102/41001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