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开着挂畅游三千世界 > 第322章 第十章

第322章 第十章


早说了,  二房与三房越生儿子就越穷……

        一个,两个,三个,  二房与三房各生了三个儿子。

        可那又如何呢?

        二嫂想让闺女大丫学姑姑(万思思)长长久久的帮衬娘家,在大丫考上高中后便回娘家借学费。

        一年二十,  两年就是四十,  加之各种杂费住宿费,最少最少也得五十块。

        娘家哥嫂不同意,  将二嫂给骂了回来。

        二嫂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对着婆婆哭。

        婆婆有钱,五房家的鸡蛋都是向婆婆买的,  三分一个,五房每个月能吃掉一百个,  那就是三块,  一年下来不得有三四十块啊。

        “让大丫自己过来……”田华肖是不会借的,  借了这个,  那下面还有那么多个呢(只有大房三丫与五房宝儿不用借)。

        哪有那么多钱让孙女们借了去,  她是不会开这个头的……

        大丫就在屋外偷听呢,前头有姑姑和三丫做榜样,自己明白念书的好处,  能嫁给城里人,谁乐意下地啊,  瞧瞧五婶与自己娘,明明还大了一岁,  却像是差了十多岁。

        想想就可怕。

        “奶奶……”大丫撒娇,  打小跟奶奶睡一屋,奶奶对她们几个孙女挺好的,爸妈重男轻女,  可奶奶却不,瞧瞧奶奶对思思姑姑,她可是家里唯一的高中生。

        奶奶有钱,又有办法。

        “你说说怎么还钱?”田华肖笑问道。

        “让我还?……”不是应该是爸爸妈妈还的吗?大丫一时愣住了,愣了愣后,不知道说什么,就望望奶奶与妈妈。

        “嗯,就要你还……你爸妈是没能耐还上,你下面有四丫,四丫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你爸妈便是当牛做马也还不上……你想念高中,就要写下欠条……”田华肖依旧笑着,她自己不会借,可想让小武借。

        没点好处,小武是不会借的。

        “我?”大丫怕还不上,一时应不下来。

        “高中毕业后就可以像三丫那般嫁进市里……大不了用聘礼还……”二嫂推了一下大丫,笑着对婆婆道。

        “也行。小武有钱,那你自己向小武借吧……”田华肖点头,将二儿媳与孙女给打发走了。

        ……

        被打发出去的二房母女态度不一——

        “妈,要不算了,我不念了吧……”大丫想想要欠那么多钱,就发怵。

        “你傻啊你,好日子摆在眼前……”二嫂恨铁不成钢,这个死丫头,咋一根筋呢?!

        欠亲叔叔几十块钱,还不上又如何?

        还能打杀了亲侄女不成……

        “……”小叔的钱才没有那么好赖呢,信不信让全村都知道自己欠着钱,自己可是要脸的,可小叔是不要脸的……

        可书还是想念的,未来的好日子还是向往的,那么小叔的钱还是要借的……

        “什么?借七十,还一百……”二嫂整个人都不好了,气得发抖。

        就知道就知道……小叔就是这种人,小婶为什么可以十指不沾阳春水?还不是小婶有钱……

        “怎么还啊?小叔。”为了过好日子,大丫想拼一把。

        “聪明,怎么还随你,十年内还清就行……”万小武笑道。

        高中毕业后便是没找到一份临时工,也没找个好婆家,那有十年时间呢,便是下地挣工分能挣上一百块。

        “行。”大丫点头。

        “还得去找个见证人与担保人,大丫,你去喊你爸爸去奶奶家……”二哥缩在女人身后像什么啊,万小武才不惯着呢。

        ……

        二房对闺女有期待。

        三房却不一样,想直接用三个闺女的彩礼当三个儿子的聘礼。

        可二丫却不乐意,她听说大丫从小叔那里借来了钱,便悄悄的找了过来。

        “小叔,我想像三丫那样子……”二丫这般说,哦,二丫比三丫要小几岁——

        三丫是随着阿文与阿武排序的,而二丫是跟着二房的大丫排序,二嫂一进门就被前大嫂与婆婆联手压制。

        因此特特给自己的大闺女取了大丫这个小名儿,是为了压制大房的三丫……

        “借是可以借的,就是要一些利息……”万小武早就说服了秀秀,秀秀自然是听他的,就五个侄女有需要,那也就五百块而已。

        对,万小武与齐兰秀说每个借一百,而不是七十。

        这个万小武,连妻子的钱也要骗……

        “小叔,你借我一百块,我还一百五十给你……我想给自己买两套像样些的衣服……”二丫想像姑姑那般,直接拿下条件好一些的高中同学。

        二丫长得像她亲妈,她亲妈刘来弟能嫁入万家,就是因为长得好,亲爸一定要娶,要不然奶奶才不乐意找个重男轻女人家培养出来的姑娘。

        “不行,家里就一百存款。与大丫一样,借七十还一百块,十年内还清……你将你爸爸喊去奶奶家,得让你奶奶当见证人,让你爸爸当担保人……”万小武摇头,给多了,怕还不上。

        不多不少就不会赖了。

        “行。”二丫应了。

        可拿到手却只是三十五块。

        “剩下的三十五,明年给你……这也是为了你好,万一被偷了咋办?”万一被亲妈给抢走了,咋办?

        “可借条上写着一百块?”万一小叔不将剩下的三十五给自己咋办?

        “唉!也可以写五十块的借条给你……你就不怕明年我没钱借给你吗?”万小武便不乐意再写一次,于是半真半假的笑道。

        “好的。”二丫可不是个吃亏的主。

        “……”厉害了,二侄女啊。

        ……

        前头有大丫与二丫,接着四丫、五丫、六丫都一一过来借了。

        行行行,都给。

        时间很快转到了1977年10月份。

        恢复高考了,知青们可高兴了。

        “好像没有年龄限制,我们能报考吗?”齐兰秀想报考,这些年,她都有复习呢,便是万小武也没有丢开书本,他是想着进厂要考试。

        “我先去试一试……”万小武不大确定,他们可是比老知青大上十年岁呢。

        且宝儿也是今年高考。

        试一试的结果是年龄过大,不能报考。

        “还得去打听打听,像我们这种情况有什么好的进步方式?……”齐兰秀就不信没个进步通道,之前可是有夜校与函授。

        万小武还真的去打听了,凡是可以不下地,他都乐意……只要有正当理由请假,大队长都不会为难人(农忙除外)。

        打听了一圈,研究生年龄放宽一些,不过今年还没有开始恢复招生……

        “哦,那就接着复习吧。到时,咱们一起报考研究生……”近十年没有正经大学生了,那招生研究生也要放宽一下吧。

        “有道理……”有这个理由,万小武就可以不上工了。

        宝儿直接考去上海了,去找她的师傅了。

        老中医是上海人。

        而齐家父亲也回来了。

        “还是老家好啊……”齐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

        齐父一回来,万小武就将双胞胎丢给了岳父,自已与齐兰秀一起来上海,一是看看宝儿,二是参加上海高考培训班。

        老中医收留了这一对夫妻。

        “有用吗?”不知道研究生要考什么?

        “试试吧。”万小武无所谓。

        三个月后,夫妻双双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政治、外语、基础课和专业课。

        全部由各招生单位命题。

        “不难……”齐兰秀细声细气的道。

        “外语考得不好……”万小武不像齐兰秀可以翻看原主记忆,凡是原主会的,翻翻记忆也便会个七七八八。

        “可你专业课不会差……”没有想到一个最不爱干农活的男人会选择农业专业研究生。

        “我除了种田,不会别的……”万小武能咋办?只能识时务者为俊杰……好在研究生也就做一做研究,不必下死力的干活。

        “……”齐兰秀笑笑,她报了中文专业,这些年她一边回忆一边复习,还天天读旧报纸。

        一直一直没有放弃自学,齐兰秀能考上那是必然的。

        而万小武选择了农业,那自然也是没有问题的,他到底在农村长大,什么农活也难不到他,且他是个不爱动手只爱动脑的,加之他还算是有文化……

        教授很喜欢万小武,总想带着他下地。

        万小武面上笑嘻嘻,心里头却是泪流成河……

        “秀秀,我好难啊……”只有面对秀秀时,万小武才能多抱怨几句。

        “不会啦,你是个优秀研究生……”齐兰秀摸摸狗头,哦,不,是万小武的脑袋。

        “可我不爱这个专业……”万小武呐喊,要一辈子跟土地与种子打交道,想想就后悔。

        “等你毕业了,可以申请留校,到时有的是学生让你指使……”齐兰秀细声细气的安慰。

        万小武也就发发牢骚,回到教授身边,还是那个指哪打哪的好学生。

        因双胞胎想念爸爸妈妈宝儿姐姐,闹腾得齐父受不了,只得将他们送到上海来。

        这个时候,齐兰秀早就买下了一套房,是解放前的石库门……

        父亲来了,当然不让他独自回去。

        没有办法,见不得小闺女含泪的样子,身子便是恢复了七七八八,可父亲还是记得小时候发病的样子。

        后来,田华肖也过来了,她不乐意跟着小武一家子住,独自买了一间不大的老公房。

        原来田华肖母亲是老上海人。

        (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46429/46429822/61415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