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道归墟 > 第十四节 北靖杂谈

第十四节 北靖杂谈


北靖帝国,地处红卫帝国北疆,同为尘封大陆中心位置。

        帝国当朝几乎与红卫建立时间不相上下,当时北靖内乱,全国上下举目皆兵。

        当真是“只见刀兵不见人,良心抛在狼山里”。各大军阀争斗数百年,在众军阀中有一秦氏异军突起,以为生民立命为口号,频频发动进攻,历时二十余年,在秦氏六十七岁之年终于平定整个北靖,然后开国。

        秦氏深感人心之重要,于是定下祖训:不可残民。

        近万年来,秦氏靠着祖训各代皇帝摸索总结治国经验,从全国征召精英有识之士共同管理国家,各种治国方略,各种改革此起彼伏,并参照红卫、大夏的治国方略,终于在秦九世时稳定下来。

        稳定下的北靖同样文武并重,加之北靖帝国民风剽悍,颇有举国皆兵的气势。

        帝国同样不设元帅,以大将军令为最高军事统帅,但在大将军令之下,设牙督,监听军备。战时以大将军令为主,非战时大将军及其下各部总兵除驻守部队总兵外,悉数上交兵权。为防止帝国将领手中无兵下被他人所乘,帝国将领按级别分别拥有自己的护卫部队,部队人数按级别往下依次递减。同样的,在帝都城内,任何人护卫部队不得超过三千人。

        文官体系以宰相为最高行政长官,同样设五名副宰,分领各方事宜。其下设司衙,各地设镇府和郡,与红卫不同的是,北靖的镇府是行政单位不是军事单位。

        各镇下分领郡,郡下设州。

        与红卫不同,北靖在学政方面采用了大夏的方法,北靖为培养人才,全国广设学堂,全国十七镇府八十三郡均设有学政署,严格管理文武生源。

        在秦四十世时,帝国武学方面出现两个了不起的人物,就是“文狂”和“武狂”。此二人据传是亲兄弟,兄文弟武,出世后,武狂遍访高手,力挑北靖,之后到红卫以及大夏访寻高手,最后,与问道阁当时阁主问陵生大战三天三夜后,双双不知去向。文狂同样不甘寂寞,大闹帝国琼院(文学院),与当时北靖各文坛泰斗激辩三天后,被秦四十世收为太子师。之后北靖帝国无论文武生源均视此二人为楷模,所有文武生源皆被称之为狂生。、

        这是此前廉继祖被成为狂生的根本原因。

        整个北靖帝国山河广布,地势复杂,尤其是国内有三大水系六大湖泽。三大水系均是自西向东绵延数千里,同时,北靖船业发达,为整个尘封大陆之冠。

        另外,整个帝国矿藏丰富,冶炼盛行,帝国每年大量的兵刃被走私到大陆各国,后来秦氏干脆就不管了,放任自流,只要为帝国赚取财富,他无所谓。但帝国所有制式武器以及军工铠甲等,均有帝国武备司控制,其冶炼水平远超地方,兵工之厉直接惠及军队,北靖陆军在三国之中可以称冠,几年前要不是被苏察多死死拖住,北靖铁骑马寇红卫帝都不会有任何疑问。

        到了这一代,北靖帝国文武之胜不亚当年文狂武狂时代。

        北靖落神涧当代涧主向弓行武学造诣之高近乎天人之境,同红卫问道阁阁主问情子几乎每十年赌斗一次,每次都不分胜负。

        同样的,北靖帝国文坛以琼院为首的各大院系与红卫帝国相同的是,均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大学说层出不穷,面对此等局面,各大帝国皇家均坐视其发展,采取不亲近、不打压、不抵制的政策。

        这次思潮来的太过突然,仿佛一下子爆发,人们的思想好像突然开窍一般,各种观点被提出,其中有关于国家治理的,有关于民生的,也有关于敬畏自然的,还有些关于工农杂家的。

        各郡守等凭自己的观点聘请各派精英为幕僚,一时间各地政策上的差异逐渐开始凸显,效果逐渐显现出来,老百姓有的哭有的笑,这期间,秦氏严令军部各驻守部队,加强戒备,如发现骚乱者,以雷霆之势镇压,同时令宰事院各位宰相严密侦查各郡情况,如发现异常立即更换郡守以及州曹。

        要想实现秦氏的目标,没有精准快速的情报不行,因此,北靖帝国军部、宰事院以及皇家同样广发密探监听天下。

        宰事院着人秘密训练了无数鹰隼作为快速传递信息工具,鹰隼之术很快被军部强行抢去,无奈之下,宰事院重新训练一批。

        帝国内部看似平静,但帝国军阀体系长期以来形成的世家心态并没有随“万阀时代”结束而消失,各大世家趁秦氏摸索治国之道之机迅速布置自己产业,逐渐开始渗透进各个领域,大有控制帝国商业命脉之势。秦氏对此以不变应万变,专心调整对民方略。、

        在税制、律法两方面经过了千余年的调整,终于被秦氏找到一个最合理的平衡线,然后律法和税制就被定了下来,数千年来,几乎没有动过。

        秦氏在九十三世时,出现了一个顶级纨绔皇帝,别人玩的是世俗,他玩的是天下,比华夏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位三十年,将之前祖宗留下来的盛世几乎给败了个精光,但也不是没有收获,三十年发动十九次对外战争,将周边小国平定无数,帝国版图扩大了近三分之一,最后国力不堪消耗才作罢,所留下的后遗症是,被灭之国的皇族伺机反扑,想复国,各种势力阴谋不断,给后世秦氏子孙埋下了隐患,终于在秦一百零五世时,原风国皇室子孙逐渐拉起一只部队力图复国,此举迅速引起仿效,新增版图上重新燃起战火,军部一时慌了手脚,大小战局三十七处,将领、部队、兵种资源出现问题。

        后来当时帝国的前任大将军上书皇帝,派自己三十七门下,全国征召青壮,然后一边打一边训练,在战火中训练。终于在五年后,平定叛乱。

        此刻,北靖帝国都城克旗城内一片喧嚣,今天是帝国琼院遴选狂生的日子,要知道,每三年才一回,全国各地士子齐聚克旗,早一个月各大客栈就被占满了,还有的投亲访友,更有的租民宅,一时间各大商家纷纷打出宣传条幅,例如糕点铺将糕点称为生文狂糕;脂粉铺将脂粉称之为文宗粉等等不一而足。

        一大早,帝国琼院正门大开,门前高挑左右各高挑十八灯笼,寓意十八吉祥。门外百米一直到大门里直通广场红毡铺地,红毡两侧均高挑灯笼,灯笼里没有灯,灯笼上全都书一“文”字。

        琼院师生按年级从小到大成八列分立红毡两侧,琼院宗师级人物则以院长为首站在文狂巨型雕像之下,取义“文战”之意。帝国司礼官员将“文竹马”(马匹的一种,较矮,性情温和)十八匹分别拴在十八根高九米的“冲霄桩”上,立意“文冲霄”。紧接着,宰事院司曹以上直到事卿级别各官员全部朝装走红毡往里过琼院红门,走到文狂雕像前,躬身参拜。参拜完之后分列南北。

        到红日初生秦氏在文武陪同下走红毡入里,进拜文狂雕像,然后入广场。广场中北侧竖起两根巨型旗杆,一个旗杆上挂一片大旗迎风飘荡,左边大旗上写:文立琼霄,右边上写:至理德源。

        旗杆下是红毡铺设的主席台,秦氏率百官隆登主席台坐定后,琼院师生紧随宗师之后躬身参拜皇上。

        然后分列开来,站在东厢,之后,帝国其他各地文生由其书院院正率领下鱼贯入场参拜。

        近至正午,参拜方才完成。由宰事院第一宰相陈宗甫宣读《狂生祭天文》,宣读完毕后,是群臣恭迎秦帝三声奏。之后,秦帝方站起高声宣布大比开始。

        由各学院按名额将本院所推选的狂生选出,立于帝席之前,由琼院院正执朱砂笔在各狂生手执的狂生贴上点一下。然后,狂生被司礼官员带到帝席西侧拎选案答天子卷。

        时间为一个时辰。答完之后,天子卷由宰事院、琼院共同研判,之后,推得分高者十卷于帝前。

        由琼院正向秦帝介绍各人所答之卷优缺点,由秦帝对此十人当场问政,答对记入帝国文库,同时着正史官记入正史,在之后,秦帝会着此十人入宰事院做行房书吏一年,一年内,任何人不得调转,不得提拔。一年后,由吏政司考评,考评结果,交宰事院由几位宰相按其专长同其他狂生一起分派各地,至此,正式脱离“生籍”,入“吏籍”,满两年后,视其考评,优者入“官籍”。

        考评中,侧重立民、安民、律政三项,不得出现扰民、残民、害民以及乱政、懒政行为,如有此等行为,立脱吏籍入民籍,终身不得为生、吏、官籍。

        北靖选官之严在整个大陆来说,最为苛刻。

        本次拎选出的十位才子中有九位来自于琼院,只有一位来自于州郡。虽说往年也是比例失调,但今年象今年这样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非常少。

        杨谦杨坦之,帝国此次拎选唯一一个非琼院狂生,秉性开朗,喜好结交,为人豁达。此刻正一脸忐忑的看着眼前之人——帝国至尊承泰帝。

        承泰帝也是一脸的不痛快,帝国每三年一次拎才大典,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唯一一个非琼院生居然不愿入宰事院,提出要周游天下的要求。承泰帝沉思良久,“杨谦,我观你眉间鼻骨冲天,额骨方正,不似奸狡之人,方才看罢你的文章,你乃习学仁义兴邦之术,姑且不说之好坏,但奏对大体无差,本应将你选入宰事院,如此数年后,成就一番功业,甚至数年后成为人间至宰。但念你游学之心迫切,特着宰事院准你游学五载,五载后,不论你身处何处,必须入宰事院就职,你可愿意?”

        “晚生愿意,谢陛下!”

        “宗甫,这天下之大,非我等能想象,惊采绝艳之辈未必全都在朝堂,今这杨谦欲游历四方,我意准其五载,你看如何啊?”

        “回陛下,如此甚好!”

        “你们录政司这些年着实不易,循例外放几个,也从镇守上找几个过来吧,许多年了,宗甫你头发也都白了,我们都老啦。”

        “是啊,想当年老臣被拎选时才二十岁,一晃现在头发都白了,陛下也已经年入花甲,还记得当年陛下对臣说,朕之所以拎你,不是看你才华如何惊艳,而是你文章老成持重,思维缜密,给你数年时间,镇在帝宫等你。

        陛下啊,当年老臣心里可是热血沸腾啊,为了陛下这句话,老臣三年间几乎达到痴狂的境地,终不负陛下所托,九载而入帝宫。”

        “是啊,朕记得你进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陛下久等了,呵呵,这九年虽然朕没在你身边,可是你的一举一动,朕都看在眼里,还记得老宰相怎么说你的吗?老宰相跟朕说,宗甫这孩子有长者之风,有抚波澜之气,有摄群邪之势。呵呵,大将军当时还说,你可承老宰相的遗风,惹的老宰相老大的不痛快,说他还没死,还能再干几年,呵呵,一晃老宰相去了,他执着朕的手让朕好生培养你。”承泰帝脸现悲伤。

        “宗甫,你进宰事院的时候,你可知朕是多么高兴,老宰相去的时候,朕改年号为承泰就是为了纪念他,也为了欢迎你。”

        陈宗甫拜服于地,老眼泪如泉涌。“陛下知遇之恩老臣万死不足以报万一也。”

        周围群臣无不动容,有人感帝臣之间真情,暗中垂泪。

        是日,帝都克旗百姓仍旧处于欢闹之中,因为,拎才大典之后,就是抢女婿。当晚众狂生被强抢入洞房者不计其数,而杨谦则坐在一个老旧的马车里,悄悄的离开。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44/44736/24147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