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国师金安(穿书) > 第五十四章 风靡全城纸(晋江首发)

第五十四章 风靡全城纸(晋江首发)


“快借我瞧瞧,  当真全部都写下了?”

        “我读过经书,确实全部都写进去了,这太不可思议了。”

        “哎?你摸摸,  真软和,  还很薄。”

        “我之前同空忱子道长论道时,在上面写过几个字,可谓是触之软绵如肌肤,笔墨润油游龙之姿,比之羊皮纸和布帛丝绸也不差。”

        “但布帛和丝绸和不敢随意使用,还是这纸张好。”

        发下去的十册经书在围观人群中传阅,  辛离离假装翻了两下后就传给了下一个人,识字的纷纷感叹宣纸质地和书写妙感,那不识字的就连连称赞它们便捷,  可比竹简轻多了。

        获得经书里唯一的商铺老板急忙问道:“观主,这纸张是何物制造的?贵否,我想买些回去,可能卖我几张?”

        他一说,  人们纷纷反应过来,  尤以识字的最为激动,  纷纷叫嚷道:“对啊,  观主,你们卖我们些纸罢!”

        “我不多要,  十张就够了!”

        空空子伸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这才开口道:“此次你们见到的纸张名为宣纸,  我们观中的道长们还造出了另一种竹纸,  想必你们听名字就能猜出它们是用何物制造的,  因造价低廉,  我观秉承着为尔等着想的想法,纸张定价不贵。”

        在人们紧张的注目下,他才缓缓开口道:“宣纸二十张只需十个铜板,竹纸因工艺繁多,稍贵些,十五个铜板,诸位可凭自己喜好够买,但我观不进行售卖,全部委托给了何家七郎,大家届时去他家新开的书肆购买即可。”

        此话一说,效果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粒小石子,撞出了圈圈波澜。

        还以为会同布帛定价相差不多的纸张,竟、竟只要十个铜板,甚至不如某些人一顿饭花销高?

        那商铺老板喃喃道:“当真十个铜板?”

        空空子微笑的看着他们,无丑捧着一摞快到她下巴的纸走到他身边,他说道:“去罢。”

        还在和身边左右的人讨论的人倏地禁了声,只见无丑小女冠一人一张纸的发了下来,不管是得了经书的,还是参与论道的,亦或是来看热闹的,每人手里都拿到了一页纸。

        人们纷纷望向空空子,这一张纸拿在手中就像是沉重的大山。

        空空子笑道:“感谢诸位过来参与论道,这一页纸道观赠予尔等,盼诸位善士多多积福。”

        有那感性的人抹了把脸,说道:“观主你也是,好不容易造出纸来了,怎的把价定的那般低,真是,真是……”

        “还给我们送纸……”

        “这可是你们辛苦造出来的,我,多谢抱朴真道观!”

        “多谢抱朴真道观!”

        “多谢抱朴真道观!”

        人们的声音宛如潮浪,一波又一波包围住了整间抱朴真道观,他们动作轻柔地将纸张塞进了怀中,纷纷下了山,可得赶紧去何七郎的铺子买纸!

        有道上不小心折了纸的,悔恨不已,心疼地拿出来看,发现纸张没有任何事,高兴的同身边伙伴分享,“这纸张,质地还蛮坚韧的,道长们可真是太厉害了,你猜是无虚道长还是空忱子道长造出来的?”

        “我猜不是无虚道长,刚才空空子观主说是道长们、‘们’造出来的,无虚道长脸上都是自豪,那定是小道长们的造的。”

        “小道长们还有这才能?”

        “那没准就是空忱子道长带着他们做的,快快别说了,赶紧去书肆。”

        有诸如他们一般赶往书肆的,也有那不识字不去买纸,却知道纸定价便宜,兴许自己孩儿能学两个字而开心的,还有领了纸四处炫耀的。

        “快看,这是抱朴真宣纸!是无丑女冠亲手发给我的,你们没见过吧,这上面可以写字!”

        家中邻居不信:“真的假的,可别胡说了,那能写字的除了竹简就是布帛,什么时候出了个纸。”

        “你还不信,不信你就去何家书肆看看,那帮读书人全赶了过去,就为了买纸书写,这可比竹简轻便多了。”

        “羊皮纸布帛也比竹简轻便!”

        领了纸的人啧啧两声,摇头道:“你不懂,这纸张是抱朴真道观受仙人指点,特意造出造福我们的,可便宜了,十个铜板就能买上许多!”

        邻居放下手中衣裳:“真的?”

        “骗你作甚,今天去参与论道的人那般多,你随便找个人问,看我是不是骗你的。”

        “是在何家书肆对吧?”

        邻居说着衣裳不要了、盆也不要了,回屋揣上钱就走,将旁边的人看得一愣一愣的,在她背后喊:“你作甚去啊,你又不识字!?”

        “这般便宜的纸,当然要先囤上点,万一家里几个娃日后能用上呢!”就算用不上,纸张只有抱朴真道观才有,也能让娃他爹往城外倒腾啊!

        “那你记住是何家七郎的书肆,可别跑错了!”

        新开业才三日没进一个客人的书肆,今天迎来了大批大批的客人,不光伙计、掌柜,就连何七郎都亲自算起账来,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

        往常京口县的书肆多以卖笔、墨、空白竹简为主,极少会卖书,可何七郎的书肆参考了辛离离来参观时,不经意说出的“怎么没有试写台?”、“你家不卖书叫什么书肆?”、“为什么纸要铺在桌子上,而不是放在架子上,多占地方啊?”等一连串问题。

        当即他就觉得点子甚好,从而重新改进了一番。

        等人群涌进时,他们便没有像普通书肆一般,被拦在一张张案几后面,而是顺利进了书肆,穿插在各种架子面前。

        整间书肆呈四方样,临近门口设置了一个袁家豆腐样式的柜台用来算账,往里看去,正中间摆放了四张高脚桌椅,每张上面都摆放了一组笔墨纸砚,在向四周看去,一个个书架靠墙而放。

        最中间也是让人一进门就能看见的书架上摆放了一摞摞奶白的纸张,左面宣纸、右面竹纸,以它为中心点,向两边辐射,架子上满满的纸张,临近门口的架子上则不再是纸张,而是被装订好的一本本书。

        这些都是被抄写好的孩童启蒙读物,不多,只占了一个架子,在往后便是笔、墨、砚,按照价格高低分层摆放。

        别说,这样一摆让人进屋一目了然,知道自己要买什么东西,几乎所有人都直奔宣纸所在的地方,毕竟宣纸更加便宜些。

        五个伙计嗓子都要喊哑了:“郎君、夫人们,所有的宣纸都是十个铜板二十张,对竹纸感兴趣的可以到试写台免费试写一个字,我们的笔、磨、砚都是上好的!”

        兴许是定价真的太便宜了,书架上的纸张肉眼可见的减少,减少的速度让掌柜的心惊肉跳,有钱世家、勋贵子弟、豪绅富商大肆采购就算了,普通百姓也拼命拿纸是做什么?!

        他穿过人群找到在柜台算账的何七郎道:“郎君,买纸的人太多了,库存怕是不够用啊!”

        每成交多少都会记录的何七郎哪里会不知道,头也不抬道:“跟他们说限购,每人限买三沓!”

        抱朴真道观的名头当真是一如既往的好用。

        直到黄昏十分蜂拥而至的人群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更加多的架势,此时的书架已经空了三个,伙计不再往上面补充纸张,而是喊道:“宣纸快要卖光了,每人限购一沓,哎?这位郎君你是不是刚才已经买过了?”

        “大家可以看看竹纸,竹纸也非常的便宜好用!书写易干,墨迹不褪,可以到试写台试写!”

        “宣纸卖光了,暂时没有货了!”

        “只有竹纸了,每人限购三沓,不要抢,日后还有货!”

        “好了诸位,竹纸也卖光了,造纸需要时间,想买纸张的请三日后再来。”

        人们把眼睛放在了试写台上的纸,问道:“这不还有纸?卖不卖?我出一两银子!”

        “我出二两!”

        “我出……”

        何七郎脸上的酒窝都已经累没了,他疲惫道:“试写台上的纸不卖,若是有意,大家可以免费试写,提前感受纸张书写的润滑度。”

        店家都这样说了,人们也不能强买,来都来了,闲着也是闲着,也没有纸可买,店里的人就围着桌子在纸张上写字,写满的纸自有伙计上前拿走。

        “你这压纸的东西不错,怎么卖的?”

        何七郎走上前道:“这叫镇纸,因纸张过于轻薄,是专门找人订制的,若是喜欢可以到架子那挑一个。”

        人群逐渐从试纸台移动到售卖笔、墨、砚、镇纸的架子前,家中有钱的,就挑了自己喜欢的买,没有钱的也凑了个热闹。

        临近关门,还让何七郎大赚了一笔,可是把掌柜的高兴坏了。

        而成功买了到了纸,尤其是趁着人不多,提前买好没有限量的人可是开怀了,有一样开书肆的人,抓紧让店里伙计将纸撕开,想知道他们是如何造纸的。

        有做生意的已经开始准备跋山涉水卖到其他地方去了。

        有家境贫寒,不甘心的学子,买到纸给好友分去,大家围坐在一起尝试在纸张上书写,纷纷感叹顺滑易些,关键是便宜。

        “太好了,才十个铜板就能买上二十张,我们省吃俭用些,借出一套竹简来,可以用纸张抄写互相换着看。”

        “正是!不知你们可有见到平安书肆最靠房门的架子上摆放的是何物?是给孩童启蒙用的书,不知我们可能代笔,这也是一份收入。”

        “明后天就去问问。”

        整个京口县仿佛都因为纸张的出现,而散发出五颜六色的漂亮光带,就连京口县县令都听说了此事,用专门献给他的宣纸和竹纸写了奏章。

        凡是会写字的,用过了纸张之后就不会再想用竹简了,人们期盼着何七郎的平安书肆重新开业。

        而何七郎家都没回,就住在了专门造纸的庄子上,庄子守卫又严了三层,他的担心没有错,纸张的巨大利润让一群人趋之若鹜。

        有那动了心思的,不敢去道观,就来了他这,光抓住翻墙欲偷窥的就有五人,这还不算想要威逼利诱庄子上采买奴仆的人。

        抓住的几人送去官府下大牢,总算是消停了一阵子。

        庄子上造纸的人都是跟他签了卖身契的,他不是苛刻的主家,凡是参与造纸,不偷奸耍滑者均给开了高昂的工钱,就为了这些钱,他们都不会同外面透露造纸的讯息。

        当然他们就是想透露也没办法,他们每个人都只负责一个部分,大家不知道全部的造纸流程。

        只何七郎一家造纸,而整个京口县读书的人、算账的人、识字的人、想要倒腾做生意的人,都是他的顾客,在等着平安书肆卖纸。

        泡材料的大缸翻了两番,现在是四个;蒸煮的大锅日夜不停的烧着;石磙从没停下自己的磙轮,人力不足还配了两头驴;抄纸槽最为夸张,增设了三个能做张开手臂那般长度的大纸槽,又增了十多个尺寸不一竹帘。

        饶是如此,也抵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有那想低价上纸,来找何七郎做生意的,让他一概推却了,真心是无能为力,不是不给他们赚钱的机会,实在是供不上大量需求的纸张。

        且就说他的平安书肆,占地已经是打通了两家商铺的宽广地方了,可每日开售都能被人群挤得满满登登。

        当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市场上的高价纸就出现了,他们从何七郎这买了纸,转手高价卖给有需要的人,偏偏京口县周边世家的人不少,不管他们存了何种心思买纸,都带动了纸张的扩散速度。

        便是白鹤观都听说了抱朴真道观研究出了一种便宜又好用,能书写的纸,气得观主空纯子又一次闭关了。

        有卖高价纸的商人嘲笑何七郎不会做生意,苦守着几个铜板的纸张,不知道涨价。

        可他们哪知道何七郎受抱朴真道观的感染,已经选了自己日后要走的路,他又不是没有钱,山珍海味又不是没吃过,赚再多的钱还不是要分给主枝,还不如跟着抱朴真道观做些利民之事。

        比如说,他将整个京口县八成的麦秆全部花钱收了过来,麦秆们快要将他的庄子堆没了,家家一开门看见的就是麦秆。

        种庄稼的人们哪里想到还有人收麦秆,甭管便不便宜,蚊子再小也是肉,与其收完麦子之后烧麦秆,不如卖了换钱,还能给家里改善伙食,给孩子们买鱼吃。

        这背后功臣自然是出主意的辛离离,她带着一筐麦秆找上司马佑安,小头一歪就开始装小孩子,“竹子和树都要扒皮,我们不如试试麦秆啊?”

        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佑安看透不说透,抱朴真道观的小道长们又开始造纸了!

        作者有话说:

        作话:你看,厕纸这不就来了!

        辛离离:山不就我,我就就山,没人造厕纸,那自己来!

        ————

        感谢在2022-01-17  11:59:10~2022-01-18  12:16: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相左  2瓶;忙碌中的陀螺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37974/37974090/83253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