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我本快乐 > 四十五章 陪着客人看风景

四十五章 陪着客人看风景


忠子这一喷,特别倒人胃口,空气里立刻就弥漫着一种难闻的味道。

        汪大成骂道:“妈的,你不能喝就别逞能,喝进去又喷出来,浪费钱不?”

        忠子低下头,满脸羞愧,支支吾吾道:“成哥,我,也不想这样的,胸口太胀,受不了就吐了。”

        “妈的,还犟!要我揭你的短是不是,忘了上次你喝多了,半夜往你家冰箱里撒过尿没有?”汪大成瞪眼骂了一句,然后就笑了。

        其他人就都笑起来,忠子脸红的跟紫红色的茄子皮一样,低着头,再也不敢说话了。

        “赶紧收拾,收拾。我靠,味道这么大,还让人咋喝酒。”汪大成说完话,几个小年轻赶紧起身去打扫。

        汪大成看了王默一眼,解释道:“这个怂货,上次逞能喝酒,喝断片了,回到家找厕所,找不着,后来就把冰箱打开,撒了一泡尿,第二天他妈起来发现了,冰箱里全是尿骚味,气得他妈都快疯了,见到我们几个就骂,这几天,我们都不敢去他家,妈的,太丢人。”

        王默也好笑,酒鬼没有几个要脸的,喝多了,难免会搞出一些笑话。

        看到忠子一脸囧样,王默就想给对方一个台阶,道:“一气喝两瓶啤酒,肺活量小的人不行,啤酒沫在胃里堆积后,也有一个类似发酵膨胀的过程,一瓶啤酒下去,一般不会有事,两瓶一块喝,说不定要炸膛呢。”

        王默的话,虽然有一点玩笑的意思,可也是实话。

        人的身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容器,如果存放了过大的压力,而来不及释放的话,也会发生爆裂的危险。

        忠子抬起头,对王默报以感激的一笑。

        这以后,曹勇斌喝酒也老实多了,不再找王默劝酒,其他人也有这个眼力,也不去找王默拼酒。

        自此,喝酒的方式也就悄悄变了,不再是大家你来我往的碰酒喝,而是十几个人共用一个酒杯,按照座位依次往下轮着喝,众目睽睽之下,任谁也不能耍奸偷滑,这样的喝酒方式比较公平,公正,也是北疆省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喝酒方法。

        一个小时之后,地上已经是堆满了不少白酒瓶,还有一地的空啤酒瓶。

        满桌人,只有汪大成和王默两人做得稳稳当当的,看不出来有一点醉酒的样子。而其他人有不少都溜了,剩下的几个也都趴着,或者倒在椅子上。

        经过了N多次喝酒,曹勇斌终于喝迷糊了,人也钻到桌子下面,这就惹得汪大成一脸的不高兴,伸手扯住他往外就拉,说道:“别丢人,赶紧出来,好好坐着,不让你喝了。”

        “别,别动我,让我缓一缓。”曹勇斌的嘴角流出一行哈喇子,浑不自觉。

        汪大成拉不动曹勇斌,也就不再管他,笑道:“王哥,你好酒量,我估计至少得有两瓶白酒的量。”

        王默谦虚道:“酒桌上没有常胜的将军,我也就是仗着身体好,消化吸收快,排泄也快,比他们能多喝一点点,比起你来,就不如了。再喝一会儿的话,我也差多不到量了。”

        汪大成听了之后,也很高兴,这人与人说话,靠的就是互相捧,花花轿子人抬人,否则两句话不合,就会打起来。

        汪大成抓住王默的胳膊,人贴过来,笑道:“王哥,我听说你是一中的老师。”

        王默道:“刚到一中报道,还没有正式去。”

        “那感情好,当老师好呀,受人尊敬,这是一个光荣的职业。”

        王默没有想到一个社会混混竟然也能说出这番话,不由得对其有点刮目相看。

        “王哥,我跟你说,我小时候,都是自己把自己耽误了,现在再后悔也没用了,你当老师好,如果有遇见不听话的学生,就告诉我,我帮你去教训。妈的,这年头,人不学习就注定要完蛋,只能当垃圾。”汪大成感慨万千道。

        王默倒了两杯酒,道:“大成,咱们走一个,我敬你。”

        两人喝酒很快,转眼间又连喝了几杯。

        王默近来,一直都在酒精里泡着,几乎隔三差五都有酒场,所以每到遇见喝酒,自然而然就有一丝警惕,尽管他也头昏脑涨,可仍然竭力保持着一丝清醒。

        送汪大成从厕所回来之后,被风一吹,汪大成就有点上头了,坐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

        王默与他说话,汪大成也是爱理不理,显然醉了。

        王默踉踉跄跄的走出来,呼吸到外面新鲜的冷空气,脑袋里就清醒了不少。这时,就听到悦耳的手机铃声响起来。

        王默拿起来一看,竟然有十来个未接来电,显然都是毕文华的电话,他赶紧接通。

        “王默,你怎么样了?现在在哪儿?怎么不接电话?我都急逑死了……”毕文华说起来又快又急,连问了几个问题。

        王默内心非常感动,就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你在那儿,站着别动,等着我,我们马上开车过去。”

        大概十分钟后,王默就看见一辆挂着省城车牌号的桑塔纳车驶过来,然后在他身边停下。

        “王默,赶紧上来!”毕文华探出头喊道。

        车上还有两个陌生人,王默摇晃着身体,上了后排车座。

        “王默,这是我两个好哥们,从省城来的,这是胡仲瑜,坐在你旁边的是韩友森。”毕文华一边开车一边介绍道。

        胡仲瑜是毕文华的大学同学,在省城一中工作,也是一名老师,韩友森则是个体户,自己做点小生意。

        两个人去昆密里市办事,途径三门墩,就在国道上顺道拐过来,恰巧毕文化回一中,正好在学校遇见了。

        逮着机会,毕文华就想过过车瘾,就开车来找王默。

        四个人开着车,往南泉方向驶去。

        “去哪?”王默见不是回一中,顺口问道。

        “我们想去露天矿看看,”胡仲瑜扭过头来道,“听说三门墩露天矿非常壮观,有一个人造天坑,就想看看,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

        说话间,胡仲瑜突然又喊了一声:“前面有交警。”

        “没事,我们过去。”毕文化毫不在意。

        几个交警站在路口,其中一个交警远远的敬礼,然后摆出一个停车的手势。

        在交警的指挥下,车子停靠在了路边。

        交警再次敬了一个礼后,就要求毕文化出示驾驶证。

        毕文化就是一个二把刀,哪里会有这些证件,他下了车,笑呵呵道:“同志,我也是三门墩人,这是我朋友的车。”

        交警听后,脸一拉,绷着脸道:“你胆子倒真大,没有驾驶证就敢闯交警队。”

        王默站在车旁边,就看见十几米外有一个大院子,里面有一栋二层小楼,门上挂着一个大牌子,果真就是交警队的老窝。

        “我哪敢啊,我们去露天矿,你这就是必经之路,不走也不行啊,下次我一定注意。”毕文化腆着脸道。

        “把车开进来再说。”交警丝毫不给面子,“像你这种二把刀,胆子还真大。”

        看见话不对路,毕文化就拿出手机。

        “给谁打电话都没有用,”另外一个交警过来笑道:“这是我们队长,就是这儿最大的领导,你们几个还是快快把车开进来。”

        王默注意到这个交警队长绷着脸,似乎很不好说话,身上的衣服杠杠标志,显示这人就是一个领导。

        这下可好,算是碰到一块好钢了,王默就觉得打电话求人也难。

        很快,电话就打通了,毕文化快速说了一通,对方就道:“把电话给郝建忠!”

        毕文化高高兴兴的喊道:“郝队长,电话!”

        郝建忠看了毕文化一眼,接过来手机,就听到里面说到:“建忠,赶紧将车放了,这是一中毕老师,尊敬老师,咱们就当做一次特例吧。”

        郝建忠摇摇头,无可奈何答应了,随后将电话给了毕文化,道:‘你认识我们局长?”

        毕文化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笑道:“你们局长,政委,我都认识,郝队长,咱们也算认识了,改天我请你喝酒,谢谢了!”

        有了这番插曲,毕文化就得瑟着继续开着车,沿着路飞快的向南驶去。

        沿着路大概跑了十多分钟的时间,车就下道,然后拐向西行。

        这是一片远离人烟的戈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基本上没有什么路,车子晃晃悠悠的行走了十来分钟之后,就停在了一个小土坡上。

        前边,已经彻底没有路了,四个人下了车,接着步行了十来分钟。

        找了一个高坡,站在上面,四个人就向远处眺望。

        这就是西北最大的露天煤矿,坑道东西方向横着,如同一条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的巨大长龙,从地底深处腾空而起,蜿蜒起伏十多公里之后,渐渐消失在广袤的戈壁深处。

        南北宽约一、二公里,下面烟气弥漫,到处都有青烟冒出,这主要都是煤块自燃产生的烟雾。

        矿坑里铁路轨道纵横交错,漫天的煤烟遮住了阳光,灰蒙蒙一片世界,人站在高处瞭望,如同看见一个大锅的锅底,时常见到点点火光闪过,这就是露天煤矿特有的风景。

        几列老式的蒸汽火车轰隆隆驶过,如同一条黑色的带子。

        “太壮观了!”

        “这就是人工天坑!”两个省城来的客人不遗余力的夸赞道。

        当火车冒着浓烟轰隆隆驶过,蒸汽火车那特有的汽笛声从耳边穿过之时,胡仲瑜和韩友森就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意境之中。

        “好像是一条巨龙飞进了地底下,气象宏大,太震撼人了,这次没有白来!”胡仲瑜连连赞叹。

        这些年,国内其它露天煤矿都已经完成了蒸汽火车的淘汰。三门墩由于经济落后,再加上天高皇帝远,也没有人管,所以还保留着蒸汽火车。

        几年前,王默就听说过一件事情,有一个西方商人专程来到三门墩,要找一辆据说是慈禧太后坐过的蒸汽火车,而且要高价收购,结果,非常令人遗憾,这辆火车早在八十年代末,就已经报废了,当做废铁卖掉了。

        三门墩地处戈壁深处,伫立于戈壁荒原之上,为北疆省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

        这里曾经是古丝绸之路进入西域的三条线路中新北道的必经之地,唯一的一座历史遗物就是西部旷野上的“了望墩”。

        但是,在特殊时期时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且它本身也损毁严重,也就慢慢消失了。

        参观完雄奇壮观的人工巨坑,四个人就返程归来。

        车子在经过了交警队,队长郝建忠看见后立刻就开车追了上来。

        他用手势指着毕文华,示意他停下来。

        毕文化眉毛一扬,道:“不理他,我们走,就让他在屁股后面跟着。”

        一直跟到了一中门口,郝建忠这才开着车转弯离开了,等于护送了一路。

        不一会,毕文化的手机就响了。

        “李哥,有事吗?”

        电话是公安局长李健辉打来的,他骂道:“文化,你这个二货,你们也太张扬了吧,你没有驾照就不要开车,你还想不想哥哥我,好好过几天消停的日子。”

        “李哥,我怕个逑,这不有你罩着吗?”毕文化嬉皮笑脸道。

        “妈的,我又不是市长,只是一个小小的局长,你赶紧的,给我收敛一下,你就不要开车了,要是再开,抓住了,我可不管了。”

        “行!李哥,我听你的。”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然后就挂了。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35/35830/19637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