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14章 太子出面请赦林澈

第14章 太子出面请赦林澈


第14章  太子出面请赦林澈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朱樉表情明显一滞。

        他从未听过这样名词,整个人愣在了那里。

        一墙之隔的密室中。

        朱元璋和朱标二人同样面面相觑,眼眸中尽是疑惑之色。

        眼见朱樉没明白‘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意思。

        林澈自斟自饮了一杯酒,不紧不慢解释道:

        “‘摊丁入亩’又称地丁合一,就是将现在实行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赋税的制度。”

        “简单说就农民不用再交人头税,就是农民有多少地交多少税。”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意思就是,官员士绅也要和老百姓一样,都要服徭役和缴纳赋税。”

        “这两项制度一旦实施,将打破官绅阶层的特权,填平了义务的洼地。”

        “从而会让官绅通过特权隐蔽的人口和挂名的土地无处可藏。”

        “这样一来,你能想象到大明国库将多出多少收入?”

        “更重要的是将对土地兼并风气,彻底来个釜底抽薪,缓和社会矛盾。”

        林澈看着朱樉抓耳挠腮,一脸的茫然。

        他知道自己今天所讲的内容有些超纲了。

        今天所讲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为几百年后出现的政策,不是这位勋贵二代所能掌握的。

        可是他知道有人能听得懂。

        果然——

        隔壁密室。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同样面色一变。

        眼神中的惊讶如出一辙。

        良久。

        朱元璋方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发出由衷的感慨。

        “此子真乃神人也,居然能想出如此精妙之策。”

        不同于朱樉。

        朱元璋略一琢磨,很快就领悟到了其中的深意。

        林澈说的对土地改革,以及改革税制,才是解决大明经济和社会矛盾的根本。

        将全国土地进行重新丈量,同时彻查户口。

        他有所考虑。

        只有重新丈量土地,彻查户籍,这样才能摸清大明底层最真实情况。

        林澈所说的与自己的思路,不谋而合。

        之所以没有实施。

        是因为大明建国不久,国事千头万绪。

        北面北元残余未灭,南边梁王一直蠢蠢欲动。

        而重新丈量土地,清查户籍牵扯面太广,工作量太大。

        而朝堂上,随着浙东集团逐渐式微,淮西集团一家独大。

        朝廷都快成为淮西人的一言堂。

        眼看着中书省的权力越来越大。

        胡惟庸在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支持下,把持朝政。

        屡屡在重大决策问题,与自己意见相左。

        自己正好利用此次事件,对淮西集团好好敲打敲打。

        只是——

        这‘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他之前闻所未闻。

        这家伙脑袋是怎么长的?

        稀奇古怪的名词层出不穷。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虽然他没有听过。

        但是经过林澈一番解释。

        老朱立刻觉得这一政策,很切合实际。

        对解决当前土地兼并问题,不失为一剂良药。

        想当初,他制定公田补贴俸禄政策时,考虑的片面了。

        他没想到这么做,会引来后面的土地兼并。

        而且这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大有动摇大明朝赋税根基。

        若是采纳林澈这两项建议,将完美弥合公田补贴赋税政策的漏洞。

        <div  class="contentadv">        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刹住土地兼并的风气,还能让全国税赋大幅增加。

        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一旁记录单朱标,也停下笔,若有所思。

        他没有父皇想的那么透彻,但也是感悟了不少。

        对于林澈的渊博的学识,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现在看来自己昨天所说的对策,只能说是太肤浅了。

        虽然对土地兼并有些作用,却不能去其根本。

        而林澈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策略,直接切中要害。

        从根子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此乃天赐之策,先生真乃神人也!

        朱标心里暗自赞叹。

        这时,老朱开口了:

        “老大,你觉得林澈主意如何?”

        朱元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双手背负身后,缓缓朝朱标走去。

        墙壁上的火把摇曳,发出‘噼啪’声。

        朱元璋的身影好似一座大山,朝坐在那里记录的朱标压了过来。

        “父皇,儿臣以为林澈年纪轻轻,却老成谋国,所谋之策均是难得治国之良策。”

        “如此经世之才,若能为父皇所用,何愁我大明国祚不能绵延长久?”

        “儿臣恳请父皇下旨赦免林澈,大胆启用之。”

        朱标放下笔,从椅子上站起来,朝朱元璋深深一躬。

        身为大明太子,朱元璋自建国起,便让朱标跟着学习政务。

        洪武六年‘令至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通达后奉闻。’

        这之后,朱元璋便让朱标全权处理政事,大臣的奏折经过太子处理后,上报给皇帝。

        经过朱元璋刻意培养,朱标已有了极为娴熟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眼光。

        方才林澈提出的应对土地兼并的策略,让朱标觉得眼前一亮。

        林澈所出的主意,自己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就算之前有大明第一谋士之称的刘伯温,面对计策百出的林澈,只怕也甘拜下风。

        如此经世之才怎么能屈就在诏狱。

        杀了,更是暴殄天物啊!

        一时间,惜才之心顿起。

        朱标就差给老朱跪下,也要挽救林澈。

        听闻此言。

        朱元璋犀利的眼神,久久落在朱标的身上。

        沉默少亩,朱元璋才将目光移开,教育道:

        “先别急着下结论!”

        “此人到底是经世之才,还是纸上谈兵的狂生,咱还要进一步考察。”

        看见太子朱标脸上的激动之色,朱元璋却是并没有太多的表情。

        “不过,咱倒是可以赦免他欺君犯上,大不敬之罪。”

        “这下满意了吧?”

        朱标听罢,这才笑了。

        洪武一朝,能够劝朱元璋息止杀戮的,除了马皇后,也就太子朱标了。

        “父皇圣明!”

        “恭贺父皇又得一良臣,我大明将国祚绵长。”

        “父皇失治世良臣伯温先生,现在得经世大才林先生,此乃…”

        不等朱标把话说完,朱元璋一脸严肃的打断他。

        “你先别吹捧了,咱说赦免他大不敬之罪。”

        “可没说…就让他入朝为官。”

        “老大,为君之道考虑问题,不能太简单了啊。”

        “做皇帝的,也不是想干啥就干啥,要平衡方方面面的关系。”

        “以后你会懂得!”

        目光幽幽,朱元璋将目光移向墙壁,一双深邃的眸子仿佛要穿透密室的墙壁。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34419/34419027/1230105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