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208章 林澈讽刺朱元璋驭人之术一团糟

第208章 林澈讽刺朱元璋驭人之术一团糟


第208章  林澈讽刺朱元璋驭人之术一团糟

        “说到帝王之术,咱不得不提到一个帝王集大成者,这位皇帝就是西汉开国君主刘邦。”

        “虽然,在创业时几乎一无所有,要军事没军事,要战斗力没战斗力,甚至还是当地一个流氓头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打败西楚霸王,平定天下诸侯,建立强大的西汉王朝。”

        说到这里,林澈停顿了一下:

        “咱就刘邦举个例子。”

        “天下人都知道刘邦不喜欢儒生,这可能跟他过去的流氓习性有关。”

        “许多儒生带着儒生帽子来投靠他。”

        “他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面撒尿,和儒生谈话的时候,还动不动骂人家祖宗十八代。”

        “陛下跟汉高祖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朱元璋:“…”

        “然,天下人只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

        “这其实是为了快速‘诈相’。”

        就如,天下许多人都认为他朱元璋运气格外的好,一个从凤阳走出来的乞丐,在纷繁复杂的中原大地,带领这一帮淮西老乡,硬生生打出一片天地来。

        帝王术,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简单,知人善用,缺一不可。

        “这些年陛下见出什么来了?”

        说着,林澈微微摇头,补充道:

        “当然了,也不排除有人吃你这套,毕竟大家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郦食其来投靠他的时候,刘邦根本不拿他当回事,让郦食其站着,自己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让姬妾帮他洗脚,还破口大骂刺激郦食其。”

        听闻此言,朱朱标有些目瞪口呆,林澈笑道:

        “大棒是产生羞愧作用,让对方心存敬畏,从而产生失落感,激发人要为自己的能力而战,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战。”

        “因为人都是自私的、贪婪的!”

        朱元璋站了起来,手上端着酒杯,恭敬说道:

        “先生所言极是。”

        “你给人家一颗甜枣,后面不满意再抡大棒。”

        “当你看到你认为的人才,是好言相劝,还是放下身段…”

        “你拿着大棒,先抡他!”

        “可,郦食其不卑不亢,根本不为所动,更是靠文人的气质征服了刘邦,后来便是用三寸不烂之舌,劝说齐国七十余城归顺大汉。”

        “挑战人性的是大傻子,顺从人性的才是聪明人。”

        林澈端起杯子,喝了口酒,润润喉继续道:

        “这个咱不行。”

        记得当年从濠州城出走的时候,他放弃了自己的两万多人马,只带出来二十四个人单独创业,这二十四人后来也成为了事业的核心部下。

        面对林澈的犀利点评,老朱刚刚转好的心情,瞬间又阴沉下来,感觉手上的美酒也不香了。

        朱元璋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尴尬的说道:

        “先生…咱们接着说!”

        朱元璋总算脸色好看一点,他认真点了点头,很是认可林澈的概括。

        还有后来的常遇春、李善长、冯胜兄弟、廖永忠兄弟,到后来青田请来刘伯温。

        闻言,林澈一脸嫌弃,端起酒杯自顾自的抿了一口:

        “日久见人心?”

        “这种威慑压制,时间越久,就会反弹的越厉害。”

        “说完了皇帝,下面该来说说我们的大明太子了。”

        沉默片刻。

        “你这手段,想着一招鲜吃遍天下,还是得与时俱进才行啊!”

        林澈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这才说道:

        “你作为大明太子,储君,未来的皇帝,你是如何做的?”

        “欺软怕硬这件事,是人的生存本能,潜意识里面就有的,你也不必太过纠结。”

        “所以,对待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办法,不可死教条,脑子灵活一点。”

        “帝王之术,不单是驭人之术,更是识人之术!”

        林澈的话,简直字字诛心!

        此刻的老朱心情郁闷,真想问林澈一句:

        这是给孩子上课?

        还是给大明皇帝上课啊?

        朱标认真听着,不住的点头,完全赞同他的观点。

        听到这。

        “做不到刘邦那样的简单粗暴。”

        “原来你是有求于我啊,对方出现了这样的心理,还能跟你公平的谈条件吗?”

        似乎每到关键节点,抢棒就自然而然的拐到自己的身上,咱和你有这么大仇吗?

        甚至严格来说,‘知人’比‘善用’更为重要。

        “不过,咱走的路子啊,跟汉高祖不一样,人家是单纯的‘诈相’,有枣没枣打三竿的那种。”

        “等到有了功绩,再给甜枣行赏,事半功倍。”

        殊不知,他带领的这些帮他打天下的老乡,哪一个不是他精挑细选的。

        到大明朝建立的时候,这些人无不封侯拜相。

        “结果这些人对你产生鄙夷之心,更加自傲,进入了对方的价值鄙视链条,所以你一开始就错了。”

        作为一个能创立王朝的皇帝,看人的眼光太重要了。

        能不能不要总是夹枪带棒的,这谁受得了啊!

        “李善长、胡惟庸、朱亮祖这些人,哪个不是跟着陛下几十年了?”

        “咱还是相信日久见人心。”

        “可是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太少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才是生活中常态。”

        “换而言之,这是让对方为自己的名字和利益卖命,极容易激发对方的斗志和决心。”

        念及至此。

        “你呀,也不是能说一无是处,你在识人方面,还是有些眼光,可是驭人方面简直是一团糟,手段粗暴单一。”

        <div  class="contentadv">        “动不动就杀人,这种震慑作用,短期内有用,可是时间一长,就不好使了。”

        “陛下,你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这些人在你的朝堂上可不是什么善类…”

        环视一圈,林澈微笑着说道:

        见状,林澈摇头失笑,没有再套看对方,目光看向太子朱标:

        朱标正在记录着,听闻此言,感觉浑身一震,明显感觉到了一种不祥,他连忙起身,拱手道:

        “请先生赐教。”

        “而你正好相反!”

        “我说的这些,想必陛下深有体会吧?”

        “咱看错人的时候,其实也不少…”

        “直礼崩乐坏后,时代早已经变了,别扯先礼后兵那一套了,所谓儒家的礼法,存粹是作茧自缚。”

        “华夏几千年以来,为何被外面的人惦记?时不时就想来搞咱们一下?”

        “不也正是这个原因吗?”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34419/34419027/1228163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