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国运之争:以诗颂圣后,我无敌了 > 第71章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学生,张煌言!

第71章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学生,张煌言!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
  是明朝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曾经挽江山社稷于既倒,匡扶山河。
  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
  以“社稷为重,君为轻”的理念,拒绝为被外敌挟持的皇帝开城门,保护了都城内的百姓。
  不仅仅是延续了明朝的国祚,也让无数的百姓,免于再次遭受外族抢掠屠杀的命运。
  不过也可能是他‘君为轻’的思想,使得上位者对他的‘忠’,颇有些不可言的忌讳。
  所以对他的褒奖,没有那么繁多。
  但即便如此,他的功绩,仍然无法被抹杀的记载了下来。
  是写在史书上的: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于少保,慕名已久。”
  林凤语站在元气镜前,轻声说道。
  然后将手覆于镜子上。
  写下了,这次的颂文。
  颂文的内容,仍然是一首古诗。
  而这首古诗的作者,就是于谦本人。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少保!】
  【我去查了他的信息。】
  【老天爷,不敢相信,竟然有这么厉害的人!】
  直播间里,也有人将观看视角,跟随着林凤语切换。
  他们看到了林凤语拜圣的第二座祖祠。
  祖祠的主人是于谦。
  【什么叫牛掰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于少保,我是真的服气了!】
  【就算是后人穿越,也未必能比他做的更好。】
  【一个聪明绝顶,却不为自己谋划的,有着伟大人格的存在!】
  不仅仅是人厉害,而且有着泼天的胆子,和敢于承担的信念!
  敢将皇帝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臣子!
  敢将江山百姓们,置于君主之上的人物!
  他的肩膀上,真的曾担负起过日月之辉!
  然后当他们看到,林凤语写下的颂文,却有些不满意了。
  【怎么这么短小?】
  【这首诗,有称赞于少保的事迹吗?】
  【为什么选这篇颂文?】
  【什么情况?这首诗写得是什么?】
  【有没有人能解释解释?】
  弹幕里乱了起来。
  因为这一篇颂文,他们有些看不懂了。
  粗浅的看起来,这颂文里,没有出现任何的典故。
  他们甚至无法从这方面着手,去理解这一首古诗。
  “这首诗叫《石灰吟》。”
  林凤语回头,朝着飞到近前的直播无人机,淡淡的一笑,说道。
  “这是一首,明志诗。”
  言尽于此。
  他没有再多说。
  而是再次闭上了眼睛。
  此时人们才发现,林凤语的手,还没有从元气镜上拿开。
  所以,颂文还没有结束。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第二篇颂文。
  是写给于谦的第二篇颂文。
  写完最后一个字,林凤语将手移开了。
  他也没有再停留。
  因为第三面元气镜,出现了。
  直播间的观众们,却有很多,在看到颂文浮出的时候,陷入了怔愣出神当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赵汗青!】
  【我的天呐!】
  【为什么心和眼,都觉得在发酸?】
  【零丁洋里叹零丁!这句更绝望!】
  人们还在议论当中,林凤语已经到了第三座祖祠的前方。
  半空中,元气镜前。
  这一次,是第三次。
  也是今天的最后一篇颂文了。
  张煌言。
  张公祠。
  林凤语在三位当中,对这一位是最不熟悉的。
  他甚至在听到名字的时候,都没能想起来对方是谁。
  对他的事迹,更是知道的很少。
  所以这篇颂文,对他来说,是最困难的。
  不过幸好,经过大半夜的思索联想,他还是想起来了一点东西。
  这位生活在南明的张公。
  黄宗羲为其作墓志铭,高度赞扬了他的一生。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张煌言文武兼备,在战斗生涯中留下大量文学作品。
  可惜的是,林凤语只想起来了一首。
  不过也是这一首古诗,让他对今天,三位先祖意志的苏醒,有着很大的信心!
  《甲辰八月辞故里》:
  “国亡家破欲何之?”
  “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
  “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28713/28713429/141411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