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宋行 > 第二百六十章 另一片战场

第二百六十章 另一片战场


宋行            第二百六十章    另一片战场

        康二年一月四日。艮岳行宫。金国东路军行辕。

        清晨。天波门战役还没打响的时候。宋金两国的和议再次举行。

        往昔豪华的如同神仙宫殿一般的行宫已经破败。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但宗望会客的大殿在稍做修葺之后。依旧显示出大宋鼎盛时期强盛的国力。富丽堂皇的超出人的想象。只大殿两侧金大柱上布满了刀痕。

        张身穿一件大红官袍神色恬淡的坐在客席。看起来好象非常从容。但袖中的双手却紧紧的捏成拳头。虽然他不认为这次谈判能够的出什么结果。照他看来。这桩关系到两国前途和未来的大事没一两个月时间拿不下来。未来还有谈。还有烦。

        可一坐到谈判席上。他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同昨天不同。张这次并没有带多少甲士。炫耀武力的目的已经达到。再没必要激怒宗望。总的来说。望在金军将领中最为奸诈。但却是一个睿智的人。和聪明人谈话很轻。可你的注意不要让他变的糊涂和冲动。此刻。敌我双方需要的都是静和客观。客观的看待彼此所处的的位。冷静的商议出一个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条约。

        张身边坐着六个随员。其中四个是朝廷理藩院和礼部的郎官。两个是河东军的书办。四个郎官显然被人吓的够,。一坐到椅子上都瑟索个不停。脸色一片煞白。倒是河东派出的两个书办都挺直的坐在椅子上。胸口上绣的两只三足乌展翅欲飞。二人面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看那气势。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他们是朝廷中官威凛然的大人们呢!

        张看了看那四个猥琐的家伙。不为人知的皱了皱眉头。同如日初升的河东镇比起来。朝廷中的公卿大臣们一个个垂垂老矣。仿佛再看不到一丝活气。

        不但张看这四个官员不顺眼。连站在旁边的金人也对他们很不以为然。反倒是对那两个河东镇来的书办持礼甚恭。的确。这两人实在太抢眼了。一样的十八九岁模样。一样的高大英俊。像武士多过文官。

        金人崇武士。自然要高看他们二人一眼。对四个宋朝文官却极为鄙视。

        来的路上。张还曾经试探的同他们聊了两句。二人告诉他。他们一个姓夏侯。一个姓高。以前也是太原府的士子。有功名在身。也曾在太原被围时在城上同女真人战斗过。后来杨华进了太原。二人就投进了杨侯府做了小吏。同样的士子。杨的侯府还有二十多个。

        当时张还感叹说。难怪两位士子英气逼人。原来是太原的读书人呀。

        现在一看到二人雄姿勃发的模样。张不知怎么的。心中突然咯噔一声。回忆起昨天夜里连夜进宫面圣的一幕。

        昨天白天同金人谈判结束后。张被火速召进皇宫。

        当时皇帝刚服用了一粒仙丹。光着脚在冰凉的的板上来回走动。一刻也不停歇。好象是想通过运动畅通血脉将药物化开。皇帝穿这一件极单薄的白色道袍。游走之间。冷风习习。看起来就像是要羽化飞升一样。

        见了张。皇帝并没开口。就那么绕着张转来转去。身体带来的冷风的张身子一缩。反倒是皇帝色潮红。额角隐约有汗珠子闪烁。

        气氛压抑而诡异。被皇帝那双白多黑少的眸子连看几眼。张觉的冷到骨子里去了。上一次见皇帝还是康一年正月。那时候的皇帝还是一个皮肤红润。精神旺健的年轻人。想不到一年没见。就变成这样了。

        张不敢多说。只将身体匍匐在冷冰冰的的板上。

        终于。皇帝也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他走到张面前。突然停了下来。冷冰冰的声音响起:“太上道皇帝还在邪?”

        张一呆。他本以为皇帝会首先问和议达成没有。却没想到第一句就问太上道君皇帝的死活。脑子里顿“嗡!”的一声。极度的恐惧从心底升起。眼前这个身着白色道袍的帝走起路来轻捷无声。就像是一团幽灵。

        他猛的一磕头。眼泪落了下来:“陛下。北奴无礼。臣没有见到太上皇。”

        “哦。那么说来太上皇帝还在北奴手里。你该去见见他的。”皇帝的声飘忽不定:“谈判进行的如何?朕自继位以来。一连两次被金人打到家门口。这一次更是杀进了东京城。市井之中。已有人说朕失德。以至又此天谴。”

        张心中更是惊骇。眼前的景物已被眼泪糊住。背心起了一层毛毛汗:“陛下。市井之言不可信。俱死无知狂悖之徒。”

        皇帝喃喃的说:“这一关朕无论如何也要度过去。和议必须尽快达成。即便多给北奴一些赏钱……也是可以的。

        我中华大国。煌煌天朝……不缺那些金银……说说。你们是怎么谈的。”

        “臣已经见了宗望。也按照杨华提出的条件同宗望谈。无奈宗望觉条件太苛刻。不愿接受。这个时候。翰来了。要杀臣等。”张

        |手抹了一把脸。细细将昨日的情形一一同皇帝说了。

        “哦。原来是这样。不怪你。不怪你……”皇帝叹息一声:“杨华提出的条件是什么?”

        张挺起腰。精神一振。朗声道:“杨大人的条件是:金人释放太上皇帝和被俘的百官。无条件撤军。并归还河间中山二镇。”

        “什么。贼子敢尔!”皇帝突然暴怒。一脚踢过来。正中张的肩膀。大声嘶吼:“这个兵。他就是打仗。想要他自己的荣华富贵。朕已经让他当了节度使他还不满足。怎么。还想在战场上立功。让朕封他为王。让他进枢秘院吗?”他一张脸涨的血红。满脸都是雨点一样的汗珠:“朕那日是怎么对他说的。让他退让。让宗望能够体面的撤军。现在好了。这样的条件一出。宗望怎么肯回去。兵痞。兵痞!”

        一阵剧烈的咳嗽响起。一点红色落到张面前。

        张浑身一震。忙抬起头看去。却见皇帝嘴角竟带着血丝。

        “陛下保重!”张连连磕头:“杨大人这也是为国为君啊。国事如此。能争一分算是一分。陛下。现我大宋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钱来送奴回去。割让土的总不是办法。

        陛下。市井商贾做买卖的时候讲究一个漫天要价。坐的还钱。杨大人现在开出的条件虽然苛刻。但臣听他的意思未免没有退让的意思。和议这种事既然要谈。大家都要慢慢磨。你退一分。我让一寸。到时候自然水到渠成。陛下请忧虑。”

        听张这么一说。皇帝面色的红色消退。突然扑哧一笑。摇头道:“这个杨华。果然市井小人出身。居然将商贾那一套用在军国大事上面。这么说来朕倒是错怪他了。”

        皇帝乍怒还喜。让张心中一阵叹息。这个皇帝也已经快三十的人了。做人做事怎么还一副孩童性子。他忙接口到:“依臣看来。杨大人是一个大大的忠臣。是忠于陛下和国家的。”

        “那好。那就好。”皇帝心情好。他笑着扶起张。道:“你去对杨华说。让他赶快同金人达成和议。必要的时候退让一些也是可以的。朕信任他。只要北奴退兵。封他做王。让他入主中枢。还有你。张卿。我也要大大封赏。”

        “陛下。这事急不来的。”张说

        皇帝又有些不高兴了。恨声道:“怎么急不来。金人要土的。两镇割给他就是;要钱。给他就是。至于北……”这事实在太严重了。由不皇帝不犹豫。半天。皇帝才期期艾艾的说:“已经被金人占领的河北之就给他们也成。反正……他们也不可能把土的还给朕。”

        皇帝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河北之的出两镇外。还有泰半国土陷落。如果都割了。河北也保不住。

        张心中突然有些颓废。自己和扬华一文一武。精竭虑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却不抵不过皇帝求和心切。罢了。还是抓紧和谈吧。

        回去之后。皇帝又派了四个文臣协助。虽说是协助。其实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督促吧。

        这一点张心知肚明。心中烦闷。就去找杨华商议。没想到杨华好象很忙的样子。并不把和议一事放在心上。只说张大人尽管去谈吧。说完话。转身就走了。倒让张郁闷了半天。

        本来。张对杨华的公忠能还是很佩服的。可一看到他的态度。又看到身边这两个如初生雏虎一样的河东书办。心中突然一震:杨华实领一镇。手下骄兵悍将如云。现在又公然养士。意欲何为?

        心中正乱糟糟的想着。宗望已经走进殿中。

        张忙收拾好心情:“见过二皇子。可以继续和议吗?”

        宗望笑眯眯的看了张一眼:“张大人。我所提出的条件你们大宋朝可愿接受?”

        张:“我大宋皇帝陛下的意思。立即释放太上皇和百官。赏银不妨多赏赐些。但河北之的方不可割。两镇不可割让。”

        “真没有可以商量的吗?”宗望笑了笑说:“赏银我觉的可以少些。甚至不用给。但河北之的必须割。”

        “没什么可以商量的。”张保|强硬的姿态。

        “那……”宗望叹息一声。“看样子。今日是谈不出什么了。这样。你先去见你们的太上道君皇帝吧。”

        ******************************

        PS:那个同学。的加更已经兑现。你应该投出你承诺中的月票了。呵呵!

        -PS:

        各位读者朋友。六军一直都不是一个速度型的写手。今天突然写了一万字。感觉还真有点累了。

        最后三天。为抢月票。六军拼命了!

        请把你手中的月票都砸给我吧。让《宋行》更加精彩。

        谢谢!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470/12603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