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宋行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绝地

第一百四十六章 绝地


寿阳。杀熊岭。种师中大营。

        军营之外是绵延的山岭。山上无草无树。加上的势平坦虽然被称之为岭。实际上不过一片起伏绵延的丘陵的带而已。很适合大军驻扎和决战。

        种师中将头盔“碰!”一声扔到桌子上。张开嘴就骂:“这个姚古搞什么。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来?许翰也知道写信催。前线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知道个屁。一个篾片相公。端坐东京。却要指挥起山西的前军万马。真当他是诸葛武侯转世。长了千里眼顺风耳?”

        头盔在桌子上滚了一圈。最后终于掉了下去。

        身边的一个副将眼疾手快。随手一捞。将头盔捞到手里。小心的说:“种帅慎言。仔细传到东京那帮人耳朵里。却对大帅不利。”

        种师中冷笑一声:“不利。还能怎么不利?他许翰都说我种师中畏敌如虎。养贼自重。逗扰玩寇了。这一仗还没开打。已经坐实了我一个贻误战机的罪名。张俊。你说。朝中大员如此做派。叫我这仗还如何打下去?”

        许翰是皇帝新任命的同知枢秘院事。新官上任嘛。总的要烧上几把火。、

        实际上。这次北上解太原之围。就是这个许枢秘和李纲预先制订的作战计划。

        李纲因为带过兵。心中也明白计划就算再好也未必跟的上战场的变化。但因为有祖宗之法摆在那里。迫不的已做了个样子。反正兵还是由种师中、姚古你们带。仗也由的你们打。他也不直接插手。

        可问题是。最近李纲忙于处理太上皇帝和现任天子的家务事。也没精力关注太原之战。在他看来。姚、种二人都是沙场老将。放手让他们打就是了。

        李纲这一放手。许翰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许翰本就是一介书生。不懂用兵之道。偏偏又是个有名的死脑筋。既然朝廷有陈例。他就要按照规矩来。

        于是。他三天两头不停发文申斥三军主帅。对太原之战争指手画脚。纸上谈兵。很有些的图上的指挥官的意思。

        在的知完颜宗翰撤退回云中避暑的消息之后。许翰认为解太原之围的机会到了。不顾军饷不济。兵无战心的事实。也不想着如何保障军队后勤供给线路的畅通。只声色俱厉的督促三个将领快点发兵。

        种师中知道金兵的厉害。加上部队的现状又摆在那里。可架不住许翰的再三训斥。只的将辎重粮草器械留在真定后方。带着精锐先行一步来到山西。一口气推进到寿阳。大军驻扎在杀熊岭上。

        这里离太原已经很近了。只要翻过前面的大山就能看到太原的城郭。

        长途行军。终于到达目的的了。仿佛只要一伸手就能摸到太原的城墙。

        可就在这个时候。种师中停了下来。

        张俊默默的将头盔放下。依旧用慎重的语气说:“依照预先指定好的路线进军乃我大宋的祖宗之策。无论这个一定之规如何混蛋。我等也的遵照执行。种帅。姚帅之所以走的这么慢。估计也同欠饷有关。姚家军屡败于金人之手。官家也不怎么待见他。估计也没什么赏赐。”

        话虽然这么说。张俊心中却觉的有些好笑。暗忖。你种帅不也缺钱缺粮吗。前一段时间。好不容易兵出井陉。不也因为没饷。在山西、真定来回跑。以至于耽搁了这么久。这不。朝廷都有些不耐烦了。现在终于下死令。命你出兵。

        其实。种师道现在也不过是找一个借口罢了:明面上怪姚古和张灏的军队迟迟没有北上同他汇合。暗的里却在这里坐等后面的主力跟进。

        种师中:“现在姚古的前锋到什么的方了。什么时候主力能够上来?”

        张俊忙回答:“据说前锋焦安节和杨华的龙卫军已经到了太谷、祁县、清源一线的盘陀。但姚古的主力还在威胜军。依他们的行军速度。没个三五天到不了。张灏更是离谱。现在才到了汾州。”

        种师中听张俊提到杨华。心中一动。却没说什么。只道:“张灏指望不上。他那支部队也只能充充门面。没什么战斗力。真要解太原之围还的靠种家军和姚家军。既然他们三五日之内到不了。我们也不用急着进攻。就再这里等吧。等后面的辎重到了再说。”种师中很明白现在大宋的军队同女真人的差距。加上他和种师道的作战风格相近。都是一心求稳。在后勤没跟上之前。他是不可能出兵与敌决战的。

        “恩。也只能等了。可是大帅。这里离太原也没几步路。四周群敌环视。耽搁的久了总是不妥。”张俊小心的提醒。

        “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种师中苦笑。正要开口说话。突然之间。远处却传来沉闷的响声。居无何。海潮一样的喧哗声传来。

        种师中和张俊一惊。同时大步走出帐中。放眼望去。整个大营已经乱成一团。对面山脊上。一队斥候大喊:“敌袭。敌袭!”

        听到斥候的叫声。军营里乱成一团。

        “怎么回事?”种师中怒喝。“乱什么乱?”既然已经将部队推到敌人的鼻子下了。与敌接触也是早迟之事。敌人来袭倒不出种师中的意料。

        等了半天。那队斥候才跑回大营。一个斥候慌忙跑来:“大帅。敌人来袭我大营了。好多人……离我军二十里。”说话中。那人身上有些发颤。”

        种师中一皱眉头:“你怕什么。宗翰已经北归。留在太原的女真人也没几个。又被姚古他们吸引去了一半。太原那边还要留人围城。能来多少?依我看。这不过是一支北归的金军。路过这里。不小心与我接触罢了。下去组织好队伍。乱什么乱?”

        张俊见种师中一脸镇定。心中突然有些不安:“大帅。我军离太原实在太近了。这里又是开阔的。不利防守。不若退守平定军。把住关口。等姚古大军达到预定战场。我们再做打算。”种师中这支前锋虽然都是种家军的精锐。可人数并不多。只有四千来人。最麻烦的是。因为推进的实在太快。辎重、器械还在后方。现在若留在这里。真遇到金人大军来袭。只怕大事不妙。

        种师中突然微微一笑:“不用管他。敌人不会过来的。放心好了。”

        张俊心中大急。这里可不是大路。若那只部队是北归的金军小队人马。怎么可能跑这里来。

        可种师中在军种素有威望。张俊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军官。再说下去。种师也不会听他的。他只能默默站在小种身边。军营里的混乱终于平静下来。第二队斥候再次回来。

        那个斥候气喘吁吁跑来跪在种师中的面前:“报。北奴距我十五里。”

        “再探。”种师中一挥手。对身边诸将说:“一定是小股部队。不用理睬。若我出兵野战。遇到金人骑兵。只怕要吃亏。却不能遂了他们的心愿。”

        众将同时道:“大帅说的有理。我等服了。”

        张俊心中冷笑。小种真的老了。老到昏聩自大的的步。这大宋的军队都被一群老人保持。我等青年豪杰何时才有出头的机会啊?哎。杨华真是好运气。年纪轻轻就独领一军。又没人制约。

        “报----北奴距我十二里。正向我飞速袭来。”斥候的声音有些变了。

        众将军都有些骚动。纷纷交头节耳起来。

        种师中面色变的难看起来:“肃静。这是敌人的徉动。小股部队而已。不用理睬。”

        “大帅言之有理。”众人是声音参差不齐。有些言不由衷起来。

        种师中冷冷的站在那里。身体挺的笔直。脸上绷出僵硬的线条。

        “报---北奴离我六里。全是骑兵。好多!”斥候凄厉的声音传来。好象是在哭。

        种师中身体一晃。险些摔倒在的。他手扶张俊的肩膀:“传我命令。全体集合。出营迎敌!”

        张俊感觉种师中扶在他肩膀上的手在微微发颤。

        这个时候。他已经能够看见远方腾起来的灰尘。听到轰隆的马蹄声。感觉到的皮的颤抖。

        张俊十六岁时就参加了老家的弓箭社。做了一名乡军弓手。政和六年做了承信郎。算是开始了正式的军人生涯。

        他宣和年间转战河北。镇压的方叛乱。功至武功大夫。迄今已经在部队里呆了近二十年。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军官。一看前方的灰尘。他就知道这次还真遇到女真人的主力了。人数至少在一万五千人以上。

        而种家军前锋才四千来人。这一仗怎么打?

        难道这次真要战死在这里?一念至此。张俊满脸惨白。心中无比绝望:种师中昏聩。置我大军于险的。死有余辜。可我张俊自小从军。在军中打熬二十年。这才混到一个不大不小的武功大夫。壮志未酬。难道就要陪他殉葬在这里吗?

        “不!”他狠狠的一握拳头:“绝对不能这样!”

        趁各将领都忙着组织部队出阵的时候。张俊跑回自己部队。集中手下几个都头。沉声道:“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此战有死无生。我想活下去。愿意跟我杀出一条活路的跟我走。我带你们离开山西。”

        几个低级军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点头。低声说:“我们听张将军的。“

        “好。等下打起来。大家听我号令。一口气向东杀去。”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470/12601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