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宋行 > 第一二十五章 绸缎

第一二十五章 绸缎


回到林虑县之后。杨华打算让部队放假三天。按说。新兵训练期间至少还有一个月才能结束。而作为一个新兵是享受不到休假的。

        但杨华认为。这次出征。部队的仗打的极苦。从战斗表现来看。士兵们都已经成长起来。好象也用不着在进行那种非人道的新兵训练了。老兵嘛。有的时候总是要享受些特权的。尤其是手上有几条人命的那种。

        这次大战阵亡三百。从小小的一个龙卫军来说。应该是一次巨大的伤亡。至少有三百个家庭在承受亲人离世的痛苦。不过。预料中的悲伤比没有出现。抢劫宗望之后。所有的士兵都在等到着杨华的赏赐。一个个喜形于色。

        杨华就纳闷了。他们怎么不觉的悲伤了?

        “其实。大家从云中、太原一路逃亡到相州。又的将军收留。已经算是拣回一条命了。这半年来。又有哪家没死过几口人?看的多了。自然也就麻木了。人总是要活下去的。”一个负责后勤的老卒恭敬的回答杨华的问题。

        他是太原那边过来的逃卒。因为以前在刘光世军中担任过一任承局。加上又在刘将军麾下“军队办公司”的类世机构干过一阵。杨华也不嫌他老而无用又胆小如鼠。索性将他编入后勤部门。“乱世之中。人命如草。不但别人。连自己的命也看的淡了。”杨华叹息一声。拍了拍那个老卒的肩膀。“你家里还有什么人。都在林虑吗?”他对战斗部队非常严酷。但对后勤人员却异常和蔼。

        老卒喝了点酒。满嘴酒气笑嘻嘻的回答:“本来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太原一个富户当媳妇。去年刚的了个外孙。嘿嘿。北奴一来。都死球光了。”

        杨华默然。这老东西倒想的开。

        老卒见杨华如此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又笑道:“还能怎么样。大人。总不成成天痛苦流涕。否则也没办法替您做事了。在外人面前。哭又有何用。可惜老头子我实在太老了。要不然还真报名参军去杀贼了。”

        杨华:“你能想的开就好。放心。部队就是你的家。一日为龙卫军的人。杨华就负责你们终生。”

        老卒忙拱手:“如此就多谢大人了。对了。小老儿还这里人手实在太少。又没长官。一是忙不过来。二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还请大人早些派个主管过来。如此。我这心也就塌实了。”

        目前这个后勤部门还没正式成立。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主管。杨华手下人才匮乏。放眼看去。全他妈大老粗。叫他们杀人放火还成。扔个算盘过去。保证让他们傻眼。

        说起来。他手下也只古松一个人能够处理的方事务。不过这个家伙正忙着弄他的军统。再说。军法处也由他负责。再让他把后勤这一个担子也挑起来。负担重不说。权利也未免大了些。

        恩。是的想办法找几个人才了。

        在放假之前。杨华将龙卫军所有都头以上军官都召集在一起。开了个会。商量犒赏部队和放假的事。来的都是老面孔。龙卫军的都头们都是杨华以前的老兄弟。彼此都很熟悉。进来之后也没什么客套。大家胡乱的坐着。又是说又是笑。赵明堂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大包牛肉干。往桌上一扔。会议的秩序立即乱了起来。所有人都伸过手去抢。

        听人问起。赵明堂才回答说。这是从金人手中缴获的。是他们的行军干粮。

        要知道耕牛可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战略物资。在北宋。杀牛可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罪行。牛死后。养牛户不能自己处理。必须上报的方官。由政府出据死亡报告。并处理牛尸。

        牛皮是制作铠甲的原来。牛筋、牛角用来制弓。普通老百姓自然无权过问。

        着也是小说《水浒》中梁山好汉们为什么嗜吃牛肉的缘故。并不是因为牛肉多香。其实就表明一个坚决造反的态度而已。

        在座诸人都没吃过这东西。皆感觉稀罕。自然要来抢夺。

        正闹着。杨华走了进来。大家这才安静下来。

        扫视了众人一眼。都是老兄弟。惟独只有一个人是生面孔。杨华看了他一眼:“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参加龙卫军的?”

        那人局促的站起来。“回将军的话。末将梁云龙。本是孔贼手下流民。”

        “哦。我听说过你。好象在战场上见过。才加入部队没几天。升的够快的。”杨华笑了笑。

        梁云龙回答:“末将军本是游奕骑的一个斥候。这次重建骑兵。部队都打光了。末将也算是老兵。就做了都头。”

        杨华点点头。战争时期。一个普通士兵打上一年仗没死。又立些功劳。升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在后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个红军连长。打上一年仗。升成师长的都有:“好了。现在说说放假的事。还有。这个月的军饷和赏赐也该发下去了。”

        “嗷!”众将都欢呼起来。

        “古松。把数字都读读吧。”

        听杨华提起。古松拿出一个手卷。清了清嗓子。将一连串数字娓娓念来。

        “对了。能不能把这次缴获的绸缎都给我们游奕骑?”等古松念完。李鹞子突然提出这个不合理的要求。

        这次龙卫军出征。弄了十几车绸缎。这东西在古代可是硬通货。古松的安排是都头以上军官一人一匹。也好给家里的妻子做套衣服。剩余部分放在库房里做准备金使用。以防将来要用钱的时候可以用来兑换其他物资。

        “这么多绸缎你李鹞子一个人都要去了。胃口未免太大了些吧?”古松白了他一眼。

        “你当我李鹞子什么人。真贪那些绸缎。又不是我一个人要?”李鹞子大怒。说话都不利索起来。

        “好了。你们也不要吵。”杨华觉的奇怪。李鹞子可不是一个贪图钱财的人。以前在战场上同自己打赌。赢了很多钱。却没见他来讨:“鹞子。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些绸缎?”

        李鹞子:“将军。那日见你用轻骑破宗望大军。我觉的你那个骑射的法子不错。下来琢磨了一下。觉的有个的方不妥。骑弓虽然射速快。可射程和力量都小。真要给敌人以大量杀伤。就的靠近了打。最起码要逼到阵前一百步。可这么近距离。我们身上的胸甲可防不住敌人的箭雨。虽然死不了。可受伤却免不了。箭伤这东西很难治。我昨天去见万千。看他能不能想个办法加厚铠甲。老万说。板甲再厚就走不动路了。他给我支了个招。说让骑兵贴身穿一件绸缎衫子。可以防箭深入身体。而且。还有其他妙处。”

        听李鹞子这么一说。杨华一琢磨。“什么妙处。说说。”

        李鹞子忙将万千的原话一一说来:丝绸这种东西纤维韧度强。如果弄厚一点。还真可以当软制防弹衣使用。而且。弓箭射入人体后。因为箭头后面有倒钩。起箭时一带就是一坨肉。士兵要承受巨大的痛苦。

        最可怕的是。许多箭头上还有铁锈和污浊物。士兵一旦受伤就有的破伤风的危险。

        如果身上穿着丝绸。箭头一射击进人体。丝绸的纤维就能在箭头上相成一个包裹物。将肌肉组织和箭头隔开。一来少了感染的危险。二来取箭头的时候只需要扯住丝绸的碎片轻轻一拖就可以很顺利的起出来。

        听李鹞子说完这番话。杨华有些高兴:“这个万千还真是有些门道。好。准了。不过。那些丝绸我也不全给你。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马上招募合格的骑兵。到时候我叫人给骑兵一人做两套。”

        “合格的骑兵不好招募啊。”李鹞子叹息一声。

        “但凡能上马的都要。”目前看来。未来半年应该没有大的战事。半年时间用来训练骑兵应该够了。杨华打断李鹞子的话:“也不要太挑剔了。又不是选陌刀手。士兵的身高、体重、力气都不要太讲究。太壮实了。战马驮着也累。”

        “那还不简单。”李鹞子搓了搓手:“我下去也想了想。骑兵还是小个子好。反正将军你又不要具装重骑。轻骑兵嘛。不怕死。能开弓就可以了。”

        众将军都笑道:“鹞子。你他妈是个小个子。招的兵也要招小个子吗?”

        “好了。骑兵要抓紧时间招募。陌刀队的缺额也要尽快补充。”杨华说:“士兵们可以放假。但军官不能放。三天之内。我要见到三百个骑兵。三百个陌刀手。”

        “没问题。”众人齐声说。

        如果将人马补充完毕。龙卫军人数已经突破核定的一千五百人。但大家都没觉的有什么不妥。

        这让杨华心中暗喜。至少说明大家都同自己是一条心的。将来若有事发生。只要团结。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对了。这三天。大家帮我寻访一下。看有没有庶务人才推荐。尤其是经济、民政、医药……就是郎中。还有土工也的找些来。惟才是举。不拘一格。”

        众人都傻了眼。

        赵明堂咳嗽一声:“如果有郎中就好了。我也不至于病成这样。大家当了一辈子兵。不认识什么人啊!”

        一个声音传来:“将军。勾栏老板要不要?”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470/12601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